只鸡樽酒
读音(发音): zhī jī zūn jiǔ
详细解释(意思):指简单的酒菜。同“只鸡斗酒”。
出处(典故): 宋·叶绍翁《四朝闻见录·胡紘李沐》:“此非人情,只鸡樽酒,山中未为乏也。”
示例:
只鸡樽酒成语接龙
- 九牛拉不转
- 久旱逢甘雨
- 旧瓶装新酒
- 救民于水火
- 九回肠
- 九折臂
- 纠缠不清
- 纠合之众
- 鸠车竹马
- 鸠夺鹊巢
- 九鼎一丝
- 鸠工庀材
- 九垓八埏
- 九故十亲
- 鸠集凤池
- 九关虎豹
- 鸠僭鹊巢
- 九合一匡
- 鸠居鹊巢
- 九回肠断
- 鸠形鹄面
- 九阍虎豹
- 鸠占鹊巢
- 九间朝殿
- 赳赳武夫
- 九间大殿
- 九变十化
- 九江八河
- 九鼎大吕
- 九九归一
第一个字为"只"的成语
第二个字为"鸡"的成语
- 杀鸡骇猴
- 打鸡骂狗
- 戴鸡佩豚
- 斗鸡养狗
- 斗鸡走狗
- 斗鸡走马
- 斗鸡走犬
- 缚鸡之力
- 家鸡野鹜
- 家鸡野雉
- 嫁鸡逐鸡
- 金鸡独立
- 金鸡消息
- 木鸡养到
- 牝鸡晨鸣
- 牝鸡牡鸣
- 牝鸡司晨
- 牝鸡司旦
- 认鸡作凤
- 杀鸡取卵
- 杀鸡为黍
- 杀鸡吓猴
- 杀鸡哧猴
- 杀鸡儆猴
- 杀鸡抹脖
- 杀鸡取蛋
- 山鸡舞镜
- 偷鸡盗狗
- 偷鸡摸狗
- 土鸡瓦狗
- 土鸡瓦犬
- 闻鸡起舞
- 雄鸡断尾
- 雄鸡夜鸣
- 鬻鸡为凤
- 宰鸡教猴
- 争鸡失羊
- 只鸡斗酒
- 只鸡絮酒
- 只鸡樽酒
- 指鸡骂狗
- 炙鸡渍酒
- 捉鸡骂狗
第三个字为"樽"的成语
第四个字为"酒"的成语
- 持螯把酒
- 愁长殢酒
- 愁肠殢酒
- 槌牛酾酒
- 箪食壶酒
- 貂裘换酒
- 恶醉强酒
- 放歌纵酒
- 妇人醇酒
- 金钗换酒
- 金貂换酒
- 金貂取酒
- 金貂贳酒
- 金龟换酒
- 旧瓶新酒
- 乞浆得酒
- 牵羊担酒
- 求浆得酒
- 双柑斗酒
- 羊羔美酒
- 仗气使酒
- 只鸡斗酒
- 只鸡絮酒
- 只鸡樽酒
- 炙鸡渍酒
- 彘肩斗酒
只鸡樽酒相关推荐
成语"只鸡樽酒"更多相关信息
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成语"只鸡樽酒"逐字解释参考
zhī①用于句未,表示感叹。《诗经·柏舟》:“母也天~!不谅人~!”②用于句中,无实义。《诗经·樛木》:“乐~君子。”③仅仅;只有。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:“被林冲赶上,后心~一枪。又搠倒了。”这个意义宋代以前多写作“祗”。④一直。《朝天子·咏喇叭》:“~吹的水尽鹅飞罢。”zhī①用于船等。《群英会蒋干中计》:“乃命收拾楼船一~。”②孤单。《窦娥冤》:“可怜我孤身~影无辛眷。”【注】“只”和“隻”本是两个字。Zhī音各义项属“只”,zhī音各义项属“隻”。现在“隻”简化为“只”。【只今】如今;而今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jī家禽,品种很多,嘴短,上嘴稍弯曲,头部有鲜红色肉质的冠。翅膀短,不能高飞。也叫家鸡。【鸡公车】<方>独轮手推车。【鸡冠】鸡冠子。【鸡冠菜】白菜的一个品种,叶片边缘呈波浪形,多皱折,形状似鸡冠。也叫黑白菜。【鸡冠花】(1)一年生草本植物,叶子披针形,穗状花序,形状象鸡冠,通常红色,供观赏。花和种子可以入药,治痢疾、痔漏等。(2)这种植物的花。【鸡冠石】见〖雄黄〗。【鸡冠子】鸡头上高起的肉冠。【鸡黄】<方>孵出不久的小鸡,身上有淡黄色的(rǒng)毛。【鸡霍乱】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病原体是鸡霍乱杆菌,症状是体温增高,排稀粪,有时带血,鸡冠青紫色,不吃食。【鸡奸】指男人与男人之间发生性行为。【鸡肋】<书>鸡的肋骨,吃着没味,扔了可惜,比喻没有多大价值、多大意思的事情(见于《三国志魏武帝纪》注)。【鸡毛掸子】掸灰尘的用具,把鸡毛扎在藤子或竹竿的一端制成。有的地区叫鸡毛帚。【鸡毛店】旧时最简陋的小客店。没有被褥,垫鸡毛取暧。【鸡毛蒜皮】比喻无关紧要的琐事。【鸡毛信】过去须要火速传递的紧急公文、信件,就插上鸡毛,叫鸡毛信。【鸡毛帚】<方>鸡毛掸子。【鸡内金】鸡肫的内皮,黄色,多皱纹,中医用来治疗消化不良、呕吐等。【鸡皮疙瘩】因受冷或惊恐等皮肤上形成的小疙瘩,样子和去掉毛的鸡皮相似。【鸡虱】昆虫、身体小而扁平,浅黄色或深褐色,没有翅膀,口器发达,多寄生在鸡的羽毛中,吃羽毛,繁殖力强。鸡长了鸡虱,体重减轻,产卵减少。【鸡头】见‘芡’。【鸡头米】芡实。【鸡尾酒】用几种酒加果汁、香料等混合起来的酒,多在饮用时临时调制。【鸡尾酒会】酒会的一种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或由酒搀入鲜果汁配制而成的饮料叫鸡尾酒,以这种酒招待宾客的酒会叫鸡尾酒会。在这种酒会上客人一般都站着饮食而且能随意走动,便于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。【鸡瘟】鸡的各种急性传染病,特指鸡新城疫。【鸡心】(1)上圆下尖近似心脏的形状。(2)一种鸡心形的首饰。【鸡新城疫】鸡瘟的一种,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症状是鸡冠变成紫红色或紫黑色,口鼻流黏水,排黄绿色的稀粪,腿麻痹不能起立,多数死亡。【鸡胸】因佝偻病形成的胸骨突出象鸡的胸脯的症状。【鸡血藤】藤本植物,叶子卵圆形,圆锥花序,花暗紫色,果实是荚果。茎可入药,纤维可造纸。【鸡眼】皮肤病,脚掌或脚趾上角质层增生而形成的小圆硬块,样子象鸡的眼睛,局部有压缩。【鸡杂】(~儿)鸡的肫、肝、心等做食物时叫鸡杂。【鸡爪疯】中医称手指、脚趾痉挛、不能伸展的病。【鸡子】<方>鸡。【鸡子儿】<口>鸡蛋。来源: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商务印书馆)
zūn酒器。李白《江上吟》:“美酒~中置千斛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jiǔ(1)用粮食、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,如葡萄酒、烧酒等。(2)姓。【酒吧间】<方>指西餐馆或西式旅馆中卖酒的地方。[吧,英bar]【酒保】酒店伙计(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【酒菜】(1)酒和菜。(2)下酒的菜。【酒饭】酒和饭食。【酒鬼】好酒贪杯的人(骂人的话)。【酒花】见〖啤酒花〗。【酒会】形式比较简单的宴会,用酒和点心待客,不排席次,客人到场、退场都比较自由。【酒家】(1)指酒店,现多用做饭馆名称。(2)酒保。【酒浆】<书>酒。【酒精】见〖乙醇〗。【酒帘】酒望。【酒量】一次能喝多少酒的限度。【酒令】(~儿)旧时饮酒时所做的可分输赢的游戏,输了的人罚饮酒。【酒母】酒曲。【酒娘】江米酒。【酒器】盛酒和饮酒的器皿。【酒钱】<轻>旧时给服务员或临时服务者的小费。【酒曲】酿酒用的曲。【酒肉朋友】只在一起吃喝玩乐的朋友。【酒食】酒和饭菜。【酒嗉子】<方>细长形酒壶,口向外张开,颈细,底大,没有柄,多用锡或陶瓷制成。【酒徒】好(hào)酒贪杯的人。【酒望】旧时酒店的幌子,用布做成。也叫酒望子、酒帘。【酒涡】同〖酒窝〗。【酒窝】(~儿)笑时颊上现出的小圆窝。【酒席】请客或聚餐用的酒和整桌的菜。【酒药】酿制黄酒或江米酒用的曲。【酒意】将要醉的感觉或神情。【酒糟】造酒剩下的渣滓。【酒渣鼻】慢性皮肤病,鼻子尖出现鲜红色斑点,逐渐变成暗红色,鼻部结缔组织增长,皮脂腺扩大,成小硬结,能挤出皮脂分泌物。也叫酒糟鼻。【酒盅】(~儿)小酒杯。也作酒钟。来源: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商务印书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