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只字不提 > 只字不提的成语解释

只字不提

读音(发音): zhī zì bù tí

详细解释(意思):只:一个。一个字也不谈起。比喻有意不说。

出处(典故):

示例: 在这本“党史”里,李大钊同志的历史功绩不见了,~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。(贾芝《〈李大钊诗文集〉重版后记》)

只字不提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只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字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不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提"的成语

只字不提相关推荐

成语"只字不提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只字不提"逐字解释参考

zhī①用于句未,表示感叹。《诗经·柏舟》:“母也天~!不谅人~!”②用于句中,无实义。《诗经·樛木》:“乐~君子。”③仅仅;只有。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:“被林冲赶上,后心~一枪。又搠倒了。”这个意义宋代以前多写作“祗”。④一直。《朝天子·咏喇叭》:“~吹的水尽鹅飞罢。”zhī①用于船等。《群英会蒋干中计》:“乃命收拾楼船一~。”②孤单。《窦娥冤》:“可怜我孤身~影无辛眷。”【注】“只”和“隻”本是两个字。Zhī音各义项属“只”,zhī音各义项属“隻”。现在“隻”简化为“只”。【只今】如今;而今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zì①生育;养育。《论衡·气寿》:“妇人疏~者子活。”②女子嫁人。《周易·屯》:“十年乃~。”③文字。《活板》:“每~为一印,火烧令坚。”④表字。旧时男子二十而冠,冠后根据本名涵义另取别名称表字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陈胜者,阳城人也,~涉。”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先生不知何许人也,亦不详其姓~。”⑤取表字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名余日正则兮,~余日灵均。”【字乳】生育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bú①不,表一般否定。②没有,表存在的否定。《毛遂自荐》:“今日出而从,日中~决,何也?”③不是,表否定判断。《卖柑者言》:“又何往而~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。”fǒu通“否”。①在句末表询问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,可予~?”②用在句中表否定。《鸿门宴》:“~者,若属皆为所虏。”《师说》:“或师焉,或~焉。”【不齿】齿,并列,并排。不与并列,不与同列。表示极度鄙视。【不佞】1.无口才;不会巧言善说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雍也仁而~。”2.无才,自谦之词。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寡人~,不足以称宗庙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tí①提着;把东西垂手悬空拿着。《灞桥饯别》:“您但~起刀枪,却早小鹿儿心头撞。《大铁椎传》:“一贼~刀突奔客。”②携带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今~一匕首,入不测之强秦。”③带领;牵引。《醉翁亭记》:“前者呼,后者应,伛偻~携往来而不绝者,滁人游也。”④提拔。《北史·魏收传》:“~奖后辈,以名行为先。”dǐ①掷击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~轲。”②断绝。《礼记·少仪》:“牛羊之肺,离而不~心。”【提孩】幼儿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