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自用则小 > 自用则小的成语解释

自用则小

读音(发音): zì yòng zé xiǎo

详细解释(意思):自用: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,不虚心向人求教。主观武断,就办不成大事。

出处(典故): 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“好问则裕,自用则小。”

示例:

自用则小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自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用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则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小"的成语

自用则小相关推荐

成语"自用则小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自用则小"逐字解释参考

zǐ①自己。《孙膑减灶》:“庞涓~知智穷兵败,乃~刭。”《望洋兴叹》:“于是焉河伯欣然~喜。”②亲自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赵王及平原君~迎公子于界。”《垓下之战》:“项王乃悲歌慷慨,~为诗曰……。”③其;他(她)的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中有双飞鸟,~名为鸳鸯。”《陌上桑》:“秦氏有好女,~。名为罗敷”④原来;本来。《陌上桑》:“使君~有妇,罗敷。有夫”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我~不驱卿,逼迫有阿母。”⑤自然;当然。《活板》:“以手拂之,其印~落,殊不沾污。”《订鬼》:“思念存想,~见异物也。”⑥从;由。《察今》:“其剑~舟中坠于水。”《为学》:“越明年,贫者~南海还。”⑦在;自从。《三峡》:“~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。”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~君别我后,人事不可量。”⑧常“自非”连用,相当于“除非”、“假如不是”。《三峡》:“~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”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唯圣人能内外无患,~非圣人,外宁必有内忧。”⑨表示让步,相当于“即使”。《汉书·周昌传》:“昌为人强力,敢直言,~萧、曹等皆卑下之。”⑩增音节,不译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物物各~异。种种在其中。”【自好】自洁其身。【自谴】自己排谴忧虑。【自修】自我修养。自然而此治。【自许】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。【自引】⒈自己辞去官职。⒉自杀。【自用】按自己的主张行事,不理会别人的意见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yòng①使用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察邻国之政,无如寡人之~心也。”②任用。《涉江》:“忠不必~兮,贤不必以。”③效力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吴广素爱人,士卒多为~者。”④需要,多用于否定。《木兰诗》:“木兰不~尚书郎。”⑤才能。《原毁》:“彼虽善是,其~不足称也。”⑥资财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强本而节~。”⑦用处;作用。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此率民出于无~者,何至今不杀乎。”⑧根据;凭。《陌上桑》:“何~识夫婿。”⑨因为;由于。《劝学》:“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,~心躁也。”⑩在。《采草药》:“古法采草药多~二月、八月,此殊未当。”【用事】⒈行事。旧时多指祭祀之事。⒉掌权;管事。⒊引用典故。【用武】⒈使用武力。⒉施展才能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zé①法则;准则。《叔向贺贫》:“宣其德行,顺其宪~。”②榜样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愿依彭咸之遗~。”③效法。《易经·击辞》:“河山图,洛出书,圣从~之。”④等级。《汉书·叙传》:“坤作地势,高下九~。”⑤用于加强判断,相当于“乃”、“就是”。《岳阳楼记》:“此~岳阳楼之大观也。”⑥表示限定范围,相当于“只”、“仅仅”。《两小儿辩日》:“日初出,大如车盖,及日中,~如盘盂。”⑦表示顺承,相当于“就”、“便”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河内凶,~移其民于河东。”⑧表示转折,相当于“却”、“可是”。《师说》:“爱其子,择师而教之,于其身也,~耻师焉。”⑨表示后一件事是新发现的情况,相当于“原来已经”。《殽之战》:“郑穆公使视客馆,~束载、厉兵、秣马矣。”⑩表示假设,相当于“如果”、“假使”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谨守成皋,~汉欲挑战,慎勿与战。”⑾表示让步,相当于“倒”、“倒是”。《国语·晋语》:“美~美矣,抑臣亦有惧矣。”⑿无意义。《诗经·齐风·鸡鸣》:“匪鸡~鸣,苍蝇之声。”⒀表示疑问,相当于“呢”。《荀子·宥坐》:“百仞之山,任负车登焉,何~?陵迟故也。”【则例】成规。【则天】以天为法。唐代女皇武后的谥号,世称武则天。【则效】效法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xiǎo①小。《曹刿论战》:“~大之狱,虽不能察,必以情。”②年纪幼小;排行在后的。《柳毅传》:“洞庭龙君~女也。”③地位低下的。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》:“愿为~相焉。”【又】〈形意动〉认为……小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“孔子登东山而~鲁。”④小看;轻视。《盐铁论·利议》:“心卑卿相,志~万乘。”【小可】⒈对年辈相近的人自称;谦称。⒉次要的;一般的。【小生】⒈年轻读书人;年轻人。⒉旧时读书人谦称自己。⒊戏曲中扮演青年男子的配角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