触石决木
读音(发音): chù shí jué mù
详细解释(意思):比喻莽撞蛮干。
出处(典故): 汉·扬雄《太玄·难》:“次八,触石决木,维折角。测曰:触石决木,非所治也。”范望注:“以弱治刚,故非所任也。”
示例:
触石决木成语接龙
- 幕天席地
- 沐猴而冠
- 木干鸟栖
- 木梗之患
- 木公金母
- 木坏山颓
- 木鸡养到
- 木落归本
- 母慈子孝
- 母难之日
- 木讷寡言
- 母以子贵
- 木本水源
- 木雕泥塑
- 目不给赏
- 目不苟视
- 目不见睫
- 木人石心
- 目不交睫
- 木石心肠
- 目不窥园
- 木头木脑
- 木心石腹
- 目不忍睹
- 目不忍见
- 木朽蛀生
- 目不忍视
- 木已成舟
- 目不识丁
- 目别汇分
第一个字为"触"的成语
- 触机便发
- 触景伤怀
- 触景伤情
- 触景伤心
- 触景生情
- 触类而长
- 触类而通
- 触类旁通
- 触目崩心
- 触处机来
- 触目成诵
- 触地号天
- 触斗蛮争
- 触目皆是
- 触石决木
- 触目经心
- 触手可及
- 触目惊心
- 触手生春
- 触目儆心
- 触物伤情
- 触目警心
- 触物兴怀
- 触目如故
- 触目伤怀
- 触目伤心
- 触目恸心
- 触目兴叹
第二个字为"石"的成语
- 一石二鸟
- 搬石砸脚
- 触石决木
- 儋石之储
- 点石成金
- 点石为金
- 匪石匪席
- 匪石之心
- 肺石风清
- 浮石沉木
- 负石赴河
- 衡石程书
- 衡石量书
- 击石弹丝
- 匠石运金
- 金石不渝
- 金石交情
- 金石至交
- 金石可开
- 金石良言
- 金石丝竹
- 金石为开
- 金石之策
- 金石之功
- 金石之计
- 金石之坚
- 金石之交
- 金石之言
- 叩石垦壤
- 炼石补天
- 裂石穿云
- 卵石不敌
- 没石饮羽
- 木石心肠
- 盘石桑苞
- 磐石之安
- 磐石之固
- 盘石之安
- 盘石之固
- 磬石之固
- 泉石膏肓
- 如石投水
- 射石饮羽
- 矢石之难
- 漱石枕流
- 铄石流金
- 烁石流金
- 水石清华
- 铁石心肠
- 铁石心肝
- 投石拔距
- 投石超距
- 投石问路
- 投石下井
- 顽石点头
- 五石六鹢
- 衔石填海
- 悬石程书
- 炫石为玉
- 燕石妄珍
- 药石之言
- 以石投卵
- 以石投水
- 玉石不分
- 玉石混淆
- 玉石皆碎
- 玉石俱摧
- 玉石俱焚
- 玉石俱碎
- 玉石同沉
- 玉石同碎
- 玉石相揉
- 玉石杂糅
- 枕石寝绳
- 枕石漱流
- 枕石嗽流
- 柱石之坚
- 走石飞沙
第三个字为"决"的成语
第四个字为"木"的成语
- 圆孔方木
- 池鱼林木
- 触石决木
- 大兴土木
- 蜚瓦拔木
- 诽谤之木
- 逢场竿木
- 浮石沉木
- 故家乔木
- 画地刻木
- 教猱升木
- 枯株朽木
- 连理之木
- 良禽择木
- 鸣雁直木
- 鸣于乔木
- 迁于乔木
- 青黄沟木
- 人非土木
- 人非草木
- 声振林木
- 死灰槁木
- 泰山梁木
- 亡猿灾木
- 亡猿祸木
- 心如槁木
- 行将就木
- 朽株枯木
- 一草一木
- 依草附木
- 移花接木
- 倚草附木
- 斩竿揭木
触石决木相关推荐
成语"触石决木"更多相关信息
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成语"触石决木"逐字解释参考
chù①本为用角顶,【引】顶、撞。《五蠹》:“兔走~株,折颈而死。”《共工头触不周山》:“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,怒而~不周之山。”②接触,触及。《疱丁解牛》:“手之所~,肩之所倚……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~草木,尽死。”③触犯,冒犯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~风雨,犯寒暑。”《汉书·元帝纪》:“去礼义,~刑法,岂不哀哉!”④触引;引起。《易·系辞》:“引而伸之,~类而长之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”【触谏】犯颜强谏。《九叹·怨思》:“犯颜色而~兮,反蒙辜而被疑。”【触目】目光所及。【触突】1.突击,奔窜冲突。2.冒犯,触犯。【触网】犯法。【触忤】冒犯。杜甫《送路六侍御入朝》:“剑南春色还无赖,~愁人到酒边。”【触兴】犹“即兴”。随感起兴。刘勰《文心雕龙·诠赋》:“至于草区禽族,庶品杂类,则~致情,因变取会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shí①石头。《劝学》:“锲而不舍,金~可镂。”②石碑。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且立~于其墓之门,以旌其所为。”③矿物类药物;古代治病用的石针。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在肌肤,针~之所及也。”④石制的磬类乐器。金、土、石、革、丝、匏、竹八音之一。⑤今读dàn。古代容量计算单位,十斗为一石。《马说》:“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~。”【石肠】心肠如石。喻意志坚强。【石田】多石而不可耕之田。喻无用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jué①疏通水道;开口子导引水流。《五蠹》:“中古之世,天下大水,而鲧禹~渎。”②决口;洪水冲开堤岸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河水~濮阳,泛六郡。”③决定;确定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受制于人,吾计~矣。”④判决;裁决。《狱中杂记》:“情稍重,京兆、五城即不敢专~。”《两小儿辩日》:“孔子不能~也。”⑤处决;执行死刑。《狱中杂记》:“大盗未杀人,及他犯同谋多人者,止主谋一二人立~。”【引】自杀。《后序》:“予分当引~,然而隐忍以行。”⑥决战;较量出胜负高低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孤当与孟德~之。”⑦必定;肯定;一定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自度秦王虽斋,~负约不偿城。”⑧通“诀”,辞诀;告辞;告别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公子与侯生~,至军,侯生果北乡自刭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mù①树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~欣欣以向荣。”②木头;木材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斧斤以时入山林,材~不可胜用也。”③木制刑具;木制器具。《种树郭橐驼传》:“鸣鼓而聚之,击~而召之。”【又】棺木;棺材。成语有“行将就木”。④质朴;朴实。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勃为人~强敦厚。”⑤麻木;痴呆。《促织》:“夫妻心稍慰,但儿神气痴~,奄奄思睡。”【木阁】在悬崖峭壁之间凿石架木而成的栈道。【木契】木制的符信。符信是古代传达命令、调动军队的凭证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