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雕心刻肾 > 雕心刻肾的成语解释

雕心刻肾

读音(发音): diāo xīn kè shèn

详细解释(意思):比喻写作的刻意锤炼。同“雕肝琢肾”。

出处(典故): 明·胡应麟《诗薮·六朝》:“诗文不朽大业,学者雕心刻肾,穷昼极夜,犹惧弗窥奥妙。”

示例:

雕心刻肾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雕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心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刻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肾"的成语

雕心刻肾相关推荐

成语"雕心刻肾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雕心刻肾"逐字解释参考

diāo①一种猛禽,似鹰而大,黑褐色。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是必射~者也。”《观猎》:“回看射~处,千里暮云平。”②通“彫”。刻镂。《核舟记》:“启窗而观,~栏相望焉。”③彩画;装饰。《柳毅传》:“~琉璃于翠楣,饰琥珀于虹栋。”④通“凋”。损伤;衰败。《采草药》:“岭峤微草,凌冬不~。”【辨】雕,琱,鵰,彫,凋。“雕”与“鵰”在凶猛的鸟的意义上,“琱”、“彫”与“彫”在雕刻和画意义上,“凋”与“彫”在草木衰落的意义上,分别是同义词。但“鵰”、“琱”、“凋”除此之外,再无其他意义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xīn①心脏。《狱中杂记》:“顺我,即先刺~。”②心脏所在的胸部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此臣日夜切齿拊~也。”③内心,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。《熟读精思》:“读书三到,谓~到,眼到,口到。”④想法;心意。《殽之战》:“勤而无所,必有悖~。”⑤中心;中央。《琵琶行》:“唯见江~秋月白。”【心志】内心;意志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kè①刊刻;雕刻。《核舟记》:“右~‘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’。”②刻在木、骨、石、玉等上面的字画等。《登泰山记》:“是日观道中石~,自唐显庆以来,其远古~尽漫失。”③刻画;表现。《马伶传》:“引商~羽,抗坠疾徐,并称善也。”④时刻。古代用漏壶计时,一昼夜分为一百刻,一刻相当于今天十四多分钟。【引】短暂的时间。《芙蕖》:“是芙蕖也者,无一时一~不适耳目之观。”【刻日】限定日期。【刻深】⒈严酷;苛刻。⒉指文字古奥峭拔。【刻削】⒈雕刻。⒉剥夺;侵害。⒊生活俭约。【刻意】⒈克制意欲。⒉专心一意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shèn人或高等动物的主要排泄器官,在脊柱的两侧,左右各一,外缘凸出,内缘凹进,暗红色,表面有纤维组织构成的薄膜,有血管从内缘通入肾内。血液流过时,血内的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被肾吸收,分解后形成尿,经输尿管输出。也叫肾脏,通称腰子。【肾病综合症】以全身水肿、蛋白尿、血浆蛋白降低、胆固醇等脂类血浓度增高为特征的症候群。【肾结核】病,由结核杆菌侵入肾脏引,起症状是尿中带脓或血,小便次数增多,排尿时疼痛。【肾囊】中医指阴囊。【肾上腺】内分泌腺之一,共有两个,位置在两个肾脏的上面,形状扁平,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。髓质能分泌肾上腺素,调节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,皮质有促进蛋白质分解,调节水和钠、钾等的新陈代谢,增进身体对不利环境的抵抗力等作用。也叫肾上体或副肾。【肾炎】肾脏发炎的病,病原体主要是链球菌,症状是尿中出现血球和蛋白,尿量减少,血压升高,水肿,头痛等。【肾盂】肾脏的一部分,是圆锥形的囊状物,下端通输尿管。【肾盂炎】肾盂发炎的病,病原体主要是大肠杆菌,症状是发高热、腰部疼痛、小便次数增多。【肾脏】肾。来源: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商务印书馆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