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溺心灭质 > 溺心灭质的成语解释

溺心灭质

读音(发音): nì xīn miè zhì

详细解释(意思):指淹没天然的心性,掩盖纯朴的本质。

出处(典故): 语出《庄子·缮性》:“文灭质,博溺心。”

示例: 仆之驰骛于博杂也久矣。近稍知向里,自悟~之为病。乃欲发愤而刊落之,然亦自悔其岁月之晚矣。 ★明唐顺之《与莫子良主事》

溺心灭质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溺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心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灭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质"的成语

溺心灭质相关推荐

成语"溺心灭质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溺心灭质"逐字解释参考

nì①淹没;落水。《察今》:“~死者千有余人。”②沉湎而无节制;沉迷不悟。《伶官传序》:“夫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~。”niào古“尿”字。《狱中杂记》:“矢~皆闭其中,与饮食之气相薄”。【溺音】古人所谓淫乱的音乐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xīn①心脏。《狱中杂记》:“顺我,即先刺~。”②心脏所在的胸部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此臣日夜切齿拊~也。”③内心,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。《熟读精思》:“读书三到,谓~到,眼到,口到。”④想法;心意。《殽之战》:“勤而无所,必有悖~。”⑤中心;中央。《琵琶行》:“唯见江~秋月白。”【心志】内心;意志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miè①熄灭。《尚书·盘庚》:“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,其犹可扑~。”②灭亡;消灭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今数雄已~,惟孤尚存。”③消失;磨灭。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距洞百余步,有碑仆道,其文漫~。”④暗。《小石潭记》:“潭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,明~可见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zhì①人质;抵押品。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必以长安君为~,兵乃出。”②作人质;作抵押品。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为长安君约车百乘,~于齐。”③质地;底子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永州之野产异蛇,黑~而白章。”④质朴;朴实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~胜文则野,文胜~则史。”⑤资质;禀性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非天~之卑,则心不若余之专耳。”⑥刑具;刀斧底下的垫座。又写作“锧”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君不如肉袒伏斧~请罪。”⑦通“贽”。初见面时送的礼物。《屈原列传》:“乃令张仪佯去秦,厚币委~事楚。”⑧箭靶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是故~的张而弓矢至焉。”⑨对质。《礼记·曲礼》:“虽~君之前,臣不讳也。”⑩质询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余侍立左右,援疑~理,俯身倾耳以请。”⑾正。《后序》:“~明避哨竹林中。”⑿盟约。《左传·哀公二十年》:“黄池之役,先主与吴王有~。”【质要】古代买卖货物的券契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