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存心养性 > 存心养性的成语解释

存心养性

读音(发音): cún xīn yǎng xìng

详细解释(意思):保存赤子之心,修养善良之性。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。

出处(典故): 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存其心,养其性,所以事天也。”

示例: 释氏只令人到知天处休了,更无~事天也。 ★《二程全书·外书十二》

存心养性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存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心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养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性"的成语

存心养性相关推荐

成语"存心养性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存心养性"逐字解释参考

cún①存在,与“亡”相对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三径就荒,松菊犹~。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视其缶,而吾蛇尚~。”《师说》:“道之所~,师之所~也。”②生存,活着。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齐有冯谖者,贫乏不能自~。”《石壕吏》:“~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!”③关心,想念。《屈原列传》:“其~君兴国而欲反复之,一篇之中三致志焉。”《订鬼》:“凡天地之间,有鬼,非人死精神为之也,皆人思念~想之所致也。”④慰问,抚恤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臣乃市井鼓刀屠者,而公子亲数~之。”《隆中对》:“民殷国富而不知~恤。”【存抚】存恤抚养。班固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下》:“陛下即位,~天下,集安中国,然后兴师出兵。”(集:通“辑”。和协。)【存济】安顿;措置。欧阳修《诊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庭劄子》:“州县皇皇,何以~?以臣视之,乃是四海骚然,万物失所,实未见太平之象。”【存恤】慰问;抚恤。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“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,县官勿绝廪,长吏~抚循,以称吾意。”【存肄】学习;练习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(河间献王)因献所集雅乐。天子下大乐官,常~之,岁时以备数,然不常御。”【存照】旧时契约、照会等文书,存备查照核对的,有时在末尾写上“存照”字样。【存问】慰问;问候。范晔《后汉书·淳于恭传》:“五年,病笃,使者数~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xīn①心脏。《狱中杂记》:“顺我,即先刺~。”②心脏所在的胸部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此臣日夜切齿拊~也。”③内心,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。《熟读精思》:“读书三到,谓~到,眼到,口到。”④想法;心意。《殽之战》:“勤而无所,必有悖~。”⑤中心;中央。《琵琶行》:“唯见江~秋月白。”【心志】内心;意志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yǎng①生养;抚养。杜甫《兵车行》:“生女犹得嫁比邻,~男埋伏随百草。”②奉养;赡养。《陈情表》:“乌鸟私情,愿乞终~。”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独子无兄弟,归~。”③培养;保养。《病梅馆记》:“斫其正,~其旁条。”《庖丁解牛》:“得~生焉。”④饲养;豢养。《促织》:“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~之。”⑤养生的东西。《五蠹》:“不事力而~足。”⑥厨师。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厮役扈~死者数百人。”【养养】忧虑不安的样子。【养拙】犹守拙,指隐退不仕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xìng①人的本性;生性。《训俭示康》:“吾~不喜华靡。”②事物的本质特点。《采草药》:“此物~之不同也。”③性格;脾气。《陈州粜米》:“人见我~儿不好。”【性体】本性品质。【性行】性格行为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