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三余
读音(发音): dú shū sān yú
详细解释(意思):余: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晴之余。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。
出处(典故): 《三国志·魏志·董遇传》云:“人有从学者,……从学者云,苦渴无日。遇言:‘当以三余。’或问:‘三余’之意。遇言: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晴之余。”
示例:
读书三余成语接龙
- 纡青拖紫
- 余波未平
- 予取予求
- 与虎谋皮
- 玉叶金枝
- 愚不可及
- 鱼贯而行
- 雨打风吹
- 与世沉浮
- 浴血奋战
- 狱货非宝
- 郁郁不得志
- 欲得而甘心
- 欲速则不达
- 誉扬
- 预算
- 誉言
- 预赛
- 誉
- 预付
- 遇险
- 郁悒
- 遇难
- 郁闷
- 裕如
- 郁积
- 欲速不达
- 玉碎
- 玉石俱焚
- 预演
第一个字为"读"的成语
第二个字为"书"的成语
- 弃书捐剑
- 郢书燕说
- 读书破万卷
- 家书抵万金
- 摊书傲百城
- 摊书拥百城
- 掉书袋
- 大书特书
- 丹书白马
- 丹书铁契
- 丹书铁券
- 读书三余
- 读书种子
- 读书得间
- 读书君子
- 读书三到
- 燔书阬儒
- 燔书坑儒
- 飞书走檄
- 废书而叹
- 焚书坑儒
- 借书留真
- 曝书见竹
- 诗书发冢
- 四书五经
- 通书达礼
- 乡书难寄
- 学书学剑
- 以书为御
- 拥书百城
- 拥书南面
- 鱼书雁帛
- 鱼书雁帖
- 鱼书雁信
- 知书达礼
- 著书立说
- 着书立说
- 左书右息
第三个字为"三"的成语
- 草庐三顾
- 几次三番
- 入木三分
- 日出三竿
- 长年三老
- 八难三灾
- 白璧三献
- 半夜三更
- 避军三舍
- 避君三舍
- 事无三不成
- 无风三尺浪
- 一问三不知
- 一饭三吐哺
- 不成三瓦
- 垂涎三尺
- 此中三昧
- 得其三昧
- 鼎分三足
- 鼎足三分
- 读书三余
- 读书三到
- 二满三平
- 二心三意
- 河东三箧
- 河清三日
- 红日三竿
- 华封三祝
- 喙长三尺
- 火冒三尺
- 火冒三丈
- 颊上三毫
- 颊上三毛
- 假眉三道
- 狡兔三窟
- 狡兔三穴
- 金人三缄
- 九烈三贞
- 九流三教
- 九衢三市
- 九蒸三熯
- 距跃三百
- 君子三戒
- 犒赏三军
- 立时三刻
- 利市三倍
- 连中三元
- 两般三样
- 两次三番
- 两道三科
- 两两三三
- 两面三刀
- 两头三面
- 两头三绪
- 两意三心
- 六臂三头
- 六韬三略
- 六街三陌
- 六街三市
- 六问三推
- 屡次三番
- 茅庐三顾
- 孟母三迁
- 目无三尺
- 绕梁三日
- 日高三丈
- 日上三竿
- 日已三竿
- 三沐三熏
- 三衅三浴
- 三沐三薰
- 三熏三沐
- 三薰三沐
- 三战三北
- 三盈三虚
- 三浴三衅
- 三十三天
- 三吐三握
- 诗家三昧
- 岁寒三友
- 汤去三面
- 蹄间三寻
- 蹄闲三寻
- 退避三舍
- 网开三面
- 亡秦三户
- 韦编三绝
- 稳吃三注
- 五大三粗
- 五典三坟
- 五申三令
- 杨穿三叶
- 阳关三迭
- 一板三眼
- 一波三折
- 一倡三叹
- 一唱三叹
- 一国三公
- 一举三反
- 一口三舌
- 一日三月
- 一日三复
- 一日三覆
- 一日三秋
- 一日三省
- 一日三岁
- 一时三刻
- 一岁三迁
- 一献三酬
- 一献三售
- 一隅三反
- 壹倡三叹
- 勇冠三军
- 游戏三昧
- 余声三日
- 约法三章
- 再衰三涸
- 再衰三竭
- 昼日三接
- 朱弦三叹
第四个字为"余"的成语
读书三余相关推荐
成语"读书三余"更多相关信息
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成语"读书三余"逐字解释参考
dú阅;看。《王冕读书》:“执策映长明灯~之。”dòu语句中的停顿。《师说》:“授之书而习其句~者,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。”【读礼】⒈学习礼节。⒉居丧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shū①写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乃丹~帛曰‘陈胜王’。”②记录。《狱中杂记》:“余感焉,以杜君言泛讯之,众言同,于是乎~。”③文字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卒买鱼烹食,得鱼腹中~。”④书法。《墨池记》:“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~,池水尽黑。”⑤信。《春望》:“烽火连三月,家~抵万金。”⑥文书;公文。《木兰诗》:“军~十二卷,卷卷有爷名。”⑦书籍。《熟读精思》:“大抵观~先须熟读。”⑧指《尚书》。⑨曲艺的一类。《柳敬亭传》:“之盱眙市中,为人说~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sān①三;第三。②再三;多次;多(年)。《硕鼠》:“~岁贯女,莫我肯顾。”《鸿门宴》:“范增数目项王,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~。”【三尺】⒈剑。剑长约三尺,所以这样称。⒉法律。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,所以用“三尺”代称法律。【三辅】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,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。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。【三宫】⒈儒家称天子六宫,诸侯夫人减半,称作三宫。⒉三个星座。明⒊堂、辟雍、灵台。⒋皇帝、太后、皇后。【三军】⒈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、中军、下军,其三万七千五百人。⒉古代指步、车、骑三军;现代指海陆空三军。⒊全军,通称军队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yú①我。《核舟记》:“尝贻~核舟一。”②多余的。《论语》:“其~不足观也已。”③遗留的。《子鱼论战》:“寡人虽亡国之~,不鼓不成列。”④盈余。《论积贮疏》:“苟粟多而有~,何为而不成?”⑤表示整数后的不定的零数。《卖炭翁》:“一车炭,千~斤,宫使驱将惜不得。”【余波】⒈江河的末流。⒉遗风流泽。【余孽】残存的坏人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