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北门南牙 > 北门南牙的成语解释

北门南牙

读音(发音): běi mén nán yá

详细解释(意思):北门:指羽林诸将;南牙:指宰相。指文武重臣。

出处(典故): 《资治通鉴·唐纪中宗神龙元年》:“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,同心协力,以诛凶竖,复李氏社稷。”

示例:

北门南牙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北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门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南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牙"的成语

北门南牙相关推荐

成语"北门南牙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北门南牙"逐字解释参考

běi①北方。《愚公移山》:“本在冀州之南,河旧之~。”②向北行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操军破,必~还。”③打了败仗往回跑。《垓下之战》:“未尝败~。”④。《过秦论》:“秦有余力而制其弊,追亡逐~。”【北面】旧时君见臣,尊见卑,长见幼均南面而坐,因此北面指向人称臣或拜师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mén①房屋及其他建筑物的出入口。《项脊轩志》:“比去,以手阖~。”【又】家门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因宾客至蔺相如~谢罪。”【又】形状或作用似门的东西。《徐霞客洗游记》:“洞~甚隘。”②做事的方法、途径、关键。《商君书·君臣》:“臣闻道民之~,在上所先。”③家族;派别。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:“汝勿妄语,灭吾~也。”《论衡·问孔》:“孔~之徒七十二子,才胜今之儒。”④类别;门类。《旧唐书·杜佑传》:“书凡九~,计二百卷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nán①方向,同“北”相反。《过秦论》:“~取汉中,西举巴蜀。”②向南走。《墨子·贵义》:“~之人不得北,北之人不得~。”③古代乐舞名称。《诗经·鼓钟》:“以雅以~。”nān见“南无”。【南冠】楚人冠名。后借把羁留异地或作为囚犯的代称。【南柯梦】比喻空幻和富贵得失天常。【南亩】南面田地向阳,利于农作物生长,故古代农田多向南开。后泛指农田。【南云】南飞的云,古诗文中常借以表达思亲、怀乡之情。【南枝】南向的树枝,后常借指故乡。【南无】又写作“南膜”,梵语音译字。佛教用语,表示对佛的尊敬和虔诚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yá①槽牙,泛指牙齿。《劝学》:“蚓无爪~之利。”②咬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王见大王之狗……投之一骨,轻起相~者,何则?有争意也。”③形状似牙齿的东西。《张衡传》:“其~机巧制,皆隐在尊中。”【牙门】⒈军营门,因树在将帅的牙旗得名。⒉同“衙门”。【牙旗】将帅的大旗。【牙牙】婴儿学语声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