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奉公守法 > 奉公守法的成语解释

奉公守法

读音(发音): fèng gōng shǒu fǎ

详细解释(意思):奉:奉行;公:公务。奉公行事,遵守法令。形容办事守规矩。

出处(典故):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以君之贵,奉公如法则上下平,上下平则国强。”

示例: 我们每个人都要~,决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。

奉公守法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奉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公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守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法"的成语

奉公守法相关推荐

成语"奉公守法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奉公守法"逐字解释参考

fèng①恭敬地捧着、拿着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荆轲~樊於期头函,而秦武阳~地图匣,以次进。”②接受;承担。《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~命于危难之间。”③遵奉;遵照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近者~辞伐罪,旌麾南指。”④进献。《鸿门宴》:“再拜~大将军足下。”⑤赐予;给予。《六国论》:“~之弥繁,侵之愈急。”⑥侍奉;侍侯。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今为妻妾之~为之。”《滕王阁序》:“舍簪笏于百龄,~晨昏于万里。”⑦拥戴;尊崇。《国语·晋语》:“百姓欣而~之,国可以固。”⑧供奉;供给。《原君》:“离天下之子女,以~我一人之淫乐。”⑨保全;保持。《管子·四称》:“君若有过,各~其身。”⑩扶助;帮助。《淮南子·说林》:“人不见龙之飞举而能高者,风雨~之。”⑾讨好;奉承。《儒林外史》:“晚生只是个直言,并不肯阿谀趋~。”⑿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而得~守先王之宗庙。”⒀通“俸”。《东方朔》:“~禄薄,未得省见。”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位尊而无功,~厚而无劳。”【奉天承运】明太祖初定大朝会正殿为奉天殿,在皇帝所执大圭上刻“奉天法祖”四字,在与臣下的诰敕命中开首自称“奉天承运皇帝”。后相沿成为帝王敕命的套语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gōng①公家的;公共的。《礼记·大同》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~。”《原君》:“天下有~利而莫或兴之。有~害而或除之”②公正;无私。《屈原列传》:“邪曲之害~也。”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无患有词之不~。”《诫兄子严敦书》:“谦约节敛,廉~有威。”③公然;公开。《论积贮疏》:“残贼~行,莫之或止。”《黄生借书说》:“惟予之~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。”④古代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爵位的第一等,后成为诸侯的代称。【又】泛指显贵爵位。《曹刿论战》:“十年春,齐师伐我,~(鲁庄公)将战。”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故天子听政,使~卿至于列士献诗。”⑤对男子的尊称。《邹忌讽齐五纳谏》:“我孰与城北徐~美?”《陈涉世家》:“~等遇雨,皆已失期。”《滕王格序》:“都督阎~之雅望,棨戟遥临。”⑥丈夫的父亲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便可白~姥,及时相遣归。”【公车】⒈兵车。⒉官车。⒊汉代官署名。卫尉的下属机构,设公车令,掌管宫殿中司马门的警卫工作。臣民上书和征召,都由公车接待。【公案】⒈官府的案牍。⒉旧时官吏审案时所用的桌子。⒊佛教禅宗认为用教理来解决疑难问题,如官府判案。因此也称公案。⒋话本故事分类之一,后又演变为“公案小说”、“公案戏”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shǒu①防守;守卫。《过秦论》:“乃使蒙田北筑长城而~藩篱。”②守候;看守。《五蠹》:“~株,冀复得兔。”③守住;保持。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岂取之易~之难乎?”④遵守;奉行。《察今》:“~法而弗变则悖。”⑤在不利的情况下坚持按自己的理想道德处世。《芋老人传》:“村南有夫妇~贫者。”⑥操守;节操。《易·系辞》:“失其~者辞守屈。”⑦官名,也称太守,秦朝郡的最高长官。后代称州郡一级的长官。《雁荡山》:“谢灵运为永嘉~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fǎ①法令;法律;制度。《察今》:“故治国无~则乱。”②标准;法则;规律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是故君子动而世为为天下道,行而世为天下~,言而世为天下则。”《察变》:“此物能寒,~当较今尤茂”③方法;做法。《谋攻》:“凡用兵之~,全国为上。”《采草药》:“古~采草药多用二、八月。”④效法;仿效。《五蠹》:“是以圣人不期修古,不~常可。”《察今》:“非不贤也,为其不可得而~。”⑤佛教的道理。高适《赠杜二拾遗》:“听~还应难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