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膏唇贩舌 > 膏唇贩舌的成语解释

膏唇贩舌

读音(发音): gào chún fàn shé

详细解释(意思):犹言膏唇拭舌。贩舌,指卖弄口舌。

出处(典故): 南朝·陈·徐陵《与杨仆射书》:“其外膏唇贩舌,分路扬镳,无罪无辜,如兄如弟。”

示例: 弟焉得~,媚死及生,周旋其刻薄之心乎? ★清·黄宗羲《与李杲堂陈介眉书》

膏唇贩舌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膏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唇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贩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舌"的成语

膏唇贩舌相关推荐

成语"膏唇贩舌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膏唇贩舌"逐字解释参考

gāo①油脂;脂肪。《答李翊书》:“养其根而竢其实,加其~而希其光。根之茂者实遂,~之沃其者光晔。”【又】(gào)把油加在车轴上。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~吾车兮秣吾马。”②肥肉。《苦斋记》:“今夫~梁之子,燕坐于堂之上。”③煎炼而成膏状物。《后汉书·华佗传》:“既而缝合,傅以神~。”④心尖脂肪。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~之下。”⑤肥沃。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今女媪尊长安君之位,而封之以~腴之地。”【又】使……肥沃。《苏武》:“空以身~草野,谁复知之?”⑥恩惠;恩德。常“膏泽”连用。【又】使……得到恩惠。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未能助上大有为,以~泽斯民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chún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。通称嘴唇。【唇齿】比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。【唇齿音】见〖齿唇音〗。【唇膏】口红。【唇裂】先天性畸形,上唇直着裂开,饮食不方便,说话不清楚。也叫兔唇,通称豁嘴。【唇舌】比喻言辞:这件事儿恐怕还得大费~。【唇吻】<书>嘴唇,比喻口才、言辞。【唇音】双唇音、齿唇音的统称。来源: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商务印书馆)

fàn(1)(商人)买货:~布|~牲口|~药材。(2)贩子:小~|摊~。【贩卖】商人买进货物再卖出以获取利润:他以前是~布匹的◇修正主义者打着马列主义旗号~资产阶级的黑货。【贩运】(商人)从甲地买货运到乙地(出卖)。【贩子】往来各地贩卖东西的人(多含贬义):牲口~◇战争~。来源: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商务印书馆)

shé(1)舌头。(2)象舌头的东西:帽~|火~。(3)铃或铎中的锤。【舌根音】语音学上指舌面后部上升,靠着或接近软腭(或硬腭和软腭中间)发出的辅音,如普通话语音中的g、k、h。也叫舌面后音、牙音。【舌耕】<书>旧时指依靠教书谋生。【舌尖音】语音学上指舌尖顶住或接近门齿、上齿龈、硬腭前部发出的辅音。普通话语音中的z、c、s,d、t、n、l,zh、ch、sh、r都是舌尖音。细分起来,z、c、s是舌尖前音,d、t、n、l是舌尖中音,zh、ch、sh、r是舌尖后音。【舌面后音】舌根音。【舌面前音】语音学上指舌面前部上升,靠着或接近齿龈、前硬腭发出的辅音,如普通话语音中的j、q、x。【舌面音】由舌面和上腭接触,使气流受阻而构成的辅音。参看〖舌面后音〗、〖舌面前音〗。【舌鳎】鱼类的一科,形似鳎,两眼生在左侧,背鳍、臀鳍与尾鳍完全连接。生活在浅海中,右侧向下卧在沙底,捕食小鱼等。【舌苔】舌头表面上滑腻的物质,是由上皮细胞、细菌、食物残渣和液体形成的。健康的人,舌苔薄白而润。医生常根据病人舌苔的情况来诊断病情。【舌头】(1)辨别滋味、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,在口腔底部,根部固定在口腔底上。(2)为侦讯敌情而活捉来的敌人。【舌下神经】第十二对脑神经,从延髓发出,分布在舌的肌肉中,管舌肌的运动。如果舌下神经发生障碍,舌头就会麻痹,不能说话。【舌下腺】口腔底部舌下方的唾液腺,左右各一。参看〖唾液腺〗。【舌咽神经】第九对脑神经,从延髓发出,分布在咽头和舌头等处,主要管咽头肌肉运动、唾腺分泌和味觉。【舌炎】病,多由缺乏维生素B和维生素PP引起,症状是舌的表面红肿、干燥、疼痛,有时发生溃疡。【舌音】舌头音、舌上音的统称。【舌蝇】昆虫,身体长一厘米左右,口器很尖,能刺破人或动物的皮肤,吸食血液。主要产在非洲。也叫萃萃蝇。【舌战】激烈辩论: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~|诸葛亮~群儒。【舌状花】下部呈管状,上部裂开,形状扁平象舌头的花,如向日葵花序边缘部分大瓣的花。来源: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商务印书馆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