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膏火之费 > 膏火之费的成语解释

膏火之费

读音(发音): gāo huǒ zhī fèi

详细解释(意思):膏:点灯的油;膏火:灯火。借指求学的费用。

出处(典故): 清·霁园主人《夜谭随录》:“欲登第须理旧业读书,欲读书须膏火之费,吾视君皆未易办也。”

示例:

膏火之费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膏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火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之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费"的成语

膏火之费相关推荐

成语"膏火之费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膏火之费"逐字解释参考

gāo①油脂;脂肪。《答李翊书》:“养其根而竢其实,加其~而希其光。根之茂者实遂,~之沃其者光晔。”【又】(gào)把油加在车轴上。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~吾车兮秣吾马。”②肥肉。《苦斋记》:“今夫~梁之子,燕坐于堂之上。”③煎炼而成膏状物。《后汉书·华佗传》:“既而缝合,傅以神~。”④心尖脂肪。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“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~之下。”⑤肥沃。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今女媪尊长安君之位,而封之以~腴之地。”【又】使……肥沃。《苏武》:“空以身~草野,谁复知之?”⑥恩惠;恩德。常“膏泽”连用。【又】使……得到恩惠。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未能助上大有为,以~泽斯民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huǒ①火;火焰。《五蠹》:“有圣作,钻燧取~以化腥臊。”②比喻紧急,急迫。武则天《腊日宣诏幸上苑》:“明朝游上苑,~速报春知。”③比喻激动、暴躁、愤怒。白居易《感春》:“忧喜皆心~。”④古代军队的建制单位,十人为“火”。柳宗元《段太尉事状》:“皆解甲,散还~伍中。”⑤同“伙”,同伴。《木兰诗》:“出门看~伴,~伴皆惊惶,。”⑥古代星名,又叫“心宿”。《诗经·七月》:“七月流~,九月授衣。”⑦五行之一。《尚书·洪范》:“五行,一曰水,二曰~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zhī①到……去。《为学》:“吾欲~南海。”②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这个”、“这”、“这种”等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均~二策,宁许以负秦曲。”③第三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他”、“它”、“它们”、“他们”等。《论积贮疏》:“生~有时而用~无度。”《郑伯克段于鄢》:“爱共叔段,欲立~。”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君将哀而生~乎?”⑤第二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你”、“您”。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窃闵公之将死,故吊~。”⑥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表示修饰、领属的关系,相当于“的”。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防民~口,甚于防川。”⑦用在主谓之间,取消句子独立性,一般不必译出。《师说》:“师道~不传也久矣。”⑧定语后置的标志。《劝学》:“蚓无爪牙~利。”⑨补语的标志。用在中心词(动词、形容词)和补语之间,可译作“得”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未若复吾赋不幸~甚也。”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。《师说》:“句读~不知。”⑾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,补足音节,没有实义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顷~,烟炎张天。”⑿用在“前”、“后”、“内”、“外”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,表示对方位、时间、范围等的限制。《教战守策》:“数十年~后,甲兵顿弊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fèi①花费资财;耗费。《过秦论》:“秦无亡矢遗镞之~,天下诸侯已困矣。”②资财;费用。《狱中杂记》:“求脱械居监外板屋,~亦数十金。bì春秋时鲁邑名。《季氏将伐颛臾》:“今夫颛臾,固而近于~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