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钩深索隐 > 钩深索隐的成语解释

钩深索隐

读音(发音): gōu shēn suǒ yǐn

详细解释(意思):钩:钩取;索:探索。色取深处的,探索隐秘的。指钻研深奥的学问,探索隐秘的事情。

出处(典故): 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。”

示例: 明眼人取而阅之,~,煞费苦心,尚未能洞烛靡遗。 ★蔡东藩、许厪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自序

钩深索隐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钩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深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索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隐"的成语

钩深索隐相关推荐

成语"钩深索隐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钩深索隐"逐字解释参考

gōu①衣带上的钩。【引】各种挂东西的钩。《陌上桑》:“青丝为笼系,桂枝为笼~。”②钩取;捉取。《狱中杂记》:“少有连,必多方~致。”③钩连;牵连。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且矫诏纷出,~党之捕遍于天下。”④木匠用来画圈的工具。《庄子·马蹄》:“曲者中~,直者应绳。”⑤一种兵器。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吴~越棘。”⑥镰刀。《汉书·龚遂传》:“诸持鉏~田器者,皆为良民。”【钩党】指相牵连的同党。【钩援】登成之具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shēn①水深,与“浅”相对。《滕王阁序》:“地势极而南溟~。”②深远,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距离大。《口技》:“遥闻~巷中犬吠。”《游园》:“人立小庭~院。”③时间久。《琵琶行》:“夜~忽梦少年,梦啼妆泪红阑干。”④程度深。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君之病在肠胃,不治将益~。”⑤苛刻;严厉;刻毒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秦之遇将军可谓~矣。”⑥深刻;深入。《过秦论》:“~谋远虑,行军用兵之道。”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此所以学者不可不~思而慎取之也。”⑦茂盛。《春望》: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~。”⑧很;非常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子布、元表诸人各顾妻子,挟持私虑,~失孤望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suǒ①大绳子;绳索。《报任安书》:“其次关木~,被箠楚受辱。”②绞合;搓。《诗经·七月》:“昼尔于茅,宵尔~綯。”③寻求。《离骚》:“路曼曼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~。”④寻找。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居五日,桓侯体痛,使人~扁鹊,已逃秦矣。”⑤索要;索取。《兵车行》:“县官急~租,租税从何出?”⑥孤独。白居易《与元稹书》:“~居则以诗相慰,同处则以诗相娱。”⑦尽。《宋史·刘绮传》:“逮未申间,敌力疲气~。”⑧须;得;能。《长亭送别》:“久已后书儿、信儿,~与我凄凄惶惶的寄。”【辨】绳,索。“绳”指小绳子。“索”指大绳子。【索居】独居。【索然】⒈离散的零落的样子。⒉流泪的样子。【索笑】求笑;取笑。【索隐】寻求事物的隐僻之理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yǐn①隐藏。《核舟记》:“其两膝相比者,各~卷底衣褶中。”②隐居,不出来做官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此子贤者,世莫能知,故~屠间耳。”③隐衷;隐情。《病梅馆记》:“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~明告鬻梅者。”④同情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王若~其无罪而就死地,则牛羊何择焉。”⑤暗地里。《促织》:“然睹促织,~中胸怀。”⑥矮墙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逾~而待之。”【隐忍】隐瞒真情而勉力忍耐。【隐逸】隐居;隐居的人。【隐隐】不很清楚;隐约。【隐约】依稀不清楚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