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赜索隐
读音(发音): tàn zé suǒ yǐn
详细解释(意思):探:寻求,探测;赜:幽深玄妙;索:搜求;隐:隐秘。探究深奥的道理,搜索隐秘的事情。
出处(典故): 《易·系辞上》:“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,以定天下之吉凶,成天下之亹亹者,莫大乎蓍龟。。”
示例:
探赜索隐成语接龙
- 引虎自卫
- 饮马投钱
- 因材施教
- 因事制宜
- 寅吃卯粮
- 引而不发
- 阴差阳错
- 银样蜡枪头
- 银样镴枪头
- 隐讳
- 隐恶扬善
- 隐藏
- 隐藏
- 隐蔽
- 隐
- 隐匿
- 饮水思源
- 隐秘
- 饮泣吞声
- 隐没
- 饮泣
- 隐瞒
- 音译
- 阴雨
- 阴历
- 隐晦
- 阴郁
- 阴性
- 阴冷
- 阴险
第一个字为"探"的成语
第二个字为"赜"的成语
第三个字为"索"的成语
- 按图索骥
- 按图索骏
- 吹垢索瘢
- 吹毛索瘢
- 吹毛索疵
- 吹毛索垢
- 大寒索裘
- 倒裳索领
- 攻瑕索垢
- 钩深索隐
- 离群索居
- 披毛索黡
- 披毛索靥
- 骑驴索句
- 遣愁索笑
- 敲冰索火
- 探幽索隐
- 探赜索隐
- 洗垢索瘢
- 兴味索然
- 兴致索然
- 寻瘢索绽
- 寻弊索瑕
- 意兴索然
- 澡垢索疵
- 摘埴索涂
第四个字为"隐"的成语
探赜索隐相关推荐
成语"探赜索隐"更多相关信息
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成语"探赜索隐"逐字解释参考
tàn①掏;手伸进去摸取。《两小儿辩日》:“日初出沧沧凉凉,及其日中如~汤。”②寻求;寻找。《促织》:“于败堵丛草处,~石发穴,靡计不施,迄无济。”③探访;探寻游览。《游黄山记》:“因念黄山当年生平奇览,而有奇若此,前未一~,兹游快且愧矣!”④探讨;探究。《谭嗣同》:“闭户养心读书,冥~孔佛之精奥。”⑤探望。《祭妹文》:“前年予病,汝终宵刺~。”⑥侦察;侦探。《群英会蒋干中计》:“瑜欲亲往~看曹军水寨。”【探花】看花;采花。唐代进士及第,在杏园宴会,由同榜进士中最年轻的二人采折名花,称探花郎或探花使。宋代专称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zé深奥;玄妙。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探~索隐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suǒ①大绳子;绳索。《报任安书》:“其次关木~,被箠楚受辱。”②绞合;搓。《诗经·七月》:“昼尔于茅,宵尔~綯。”③寻求。《离骚》:“路曼曼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~。”④寻找。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居五日,桓侯体痛,使人~扁鹊,已逃秦矣。”⑤索要;索取。《兵车行》:“县官急~租,租税从何出?”⑥孤独。白居易《与元稹书》:“~居则以诗相慰,同处则以诗相娱。”⑦尽。《宋史·刘绮传》:“逮未申间,敌力疲气~。”⑧须;得;能。《长亭送别》:“久已后书儿、信儿,~与我凄凄惶惶的寄。”【辨】绳,索。“绳”指小绳子。“索”指大绳子。【索居】独居。【索然】⒈离散的零落的样子。⒉流泪的样子。【索笑】求笑;取笑。【索隐】寻求事物的隐僻之理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yǐn①隐藏。《核舟记》:“其两膝相比者,各~卷底衣褶中。”②隐居,不出来做官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此子贤者,世莫能知,故~屠间耳。”③隐衷;隐情。《病梅馆记》:“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~明告鬻梅者。”④同情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王若~其无罪而就死地,则牛羊何择焉。”⑤暗地里。《促织》:“然睹促织,~中胸怀。”⑥矮墙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逾~而待之。”【隐忍】隐瞒真情而勉力忍耐。【隐逸】隐居;隐居的人。【隐隐】不很清楚;隐约。【隐约】依稀不清楚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