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及锋而试 > 及锋而试的成语解释

及锋而试

读音(发音): jí fēng ér shì

详细解释(意思):及:乘;锋:锋利,比喻士气高昂;试:试用。趁锋利的时候用它。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,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。

出处(典故): 《汉书·高帝纪上》:“吏卒皆山东之人,日夜企而望归,及其锋而用之,可以有大功。”

示例: 此后自当避免些无须必践的荆棘,养精蓄锐,以待~。 ★鲁迅《两地书·五》

及锋而试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及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锋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而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试"的成语

及锋而试相关推荐

成语"及锋而试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及锋而试"逐字解释参考

jí①赶上;追上。《殽之战》:“~诸河,则在舟中矣。”②至;到;到达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农人告余以春~,将有事于西畴。”《伶官传序》:“~其衰也,数十伶人困之。”③遭遇;遇到。《叔向贺贫》:“略则行志,假货居贿,宜~于难。”④推及;涉及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老吾老,以~人之老。”⑤来得及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方急时,不~召下兵。”【又】指充足的应付时间。《论积贮疏》:“乃骇而图之,岂将有~乎?”⑥赶得上;比得上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君美甚,徐公何能~君也。”⑦等到;到了。《兰亭集序》:“~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”⑧趁着。《子鱼论战》:“彼众我寡,~其未既济也,请击之。”⑨跟,与。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屈完~诸侯盟。”⑩和,与。《陈情表》:“臣之辛苦,非独蜀之人士~二州牧伯所见明知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fēng(1)(刀、剑等)锐利或尖端的部分:刀~|笔~|针~相对◇词~。(2)在前列带头的(多指军队):前~|先~。【锋镝】<书>锋是刀刃,镝是箭头,泛指兵器,也比喻战争。【锋利】(1)(工具、武器等)头尖或刃薄,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。(2)(言论、文笔等)尖锐:谈吐~。【锋芒】(1)刀剑的尖端,多比喻事物的尖利部分:斗争的~指向帝国主义。(2)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:~外露。【锋面】物理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相遇,接触部分是一个过渡地带,叫做锋面。锋面附近地区,常常出现风或雨。来源: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商务印书馆)

ér①颊毛;胡须。《周礼·考工记》:“深其爪,出其日,作其鏻之~。”②通“尔”你,你的。《记王忠肃公翱事》:“~翁长铨,迁我京职,则汝朝夕侍母。”③通“如”。好像《察今》:“军惊~坏都舍。”④1.表并列关系。《论积贮疏》:“苟粟多~财有余。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黑质~白章。”2.表相承关系。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扁鹊望桓侯~还走。”《石钟山记》:“余方心动欲还,~大声发于水上。”3.表示递进关系。《劝学》:“君子愽学~日参省乎已。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,~势力众寡又不可论。”4.表转折关系。《殽之战》:“吾见师出,~不见其入也。”《论积贮疏》:“生之者甚少~靡之者甚多。”⒌表修饰关系。《劝学》:“吾尝终日~思矣。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吾恂恂~起。”⒍表假设关系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吾攻赵,旦暮且下,~诸侯敢救赵者,已拔赵,必移兵先击之。”《冯婉贞》:“诸君~有意,瞻余马首可也。”⒎表因果关系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臣诚恐见欺于王~负赵。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表恶其能~不能用也。”⒏表时间、方位、范围的界限,相当于“以”。《祭妹文》:“今~后,吾将再病,教从何处呼汝耶。”⑤表感叹语气,相当于“啊”“吧”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岂不尔思,室是远~。”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已~!已~!今之从政者殆~!”⑥词缀,嵌在某些时间词后面。《口技》:“俄~,百千人大呼。”《醉翁亭记》:“已~,夕阳在山,人影散乱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shì①用;任用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兵革不~,五刑不用。”②尝试;试探。《世态炎凉》:“守邸曰:‘~来视之。’”③试验;检验。《促织》:“又~之鸡,果如成言。”④考试。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及~,吏呼名史公,公瞿然注视。”【试守】犹言试用。在正在任用之前试用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