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口说无凭 > 口说无凭的成语解释

口说无凭

读音(发音): kǒu shuō wú píng

详细解释(意思):单凭口说,不足为据。

出处(典故): 元·乔梦符《扬州梦》第四折:“你不合打凤牢龙,翻云覆雨,陷人坑井。咱两个口说无凭。”

示例: 此皆~,待我亲去踏看明。 ★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

口说无凭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口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说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无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凭"的成语

口说无凭相关推荐

成语"口说无凭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口说无凭"逐字解释参考

kǒu①嘴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为肥甘不足于~与?”②人口。《治平篇》:“视高、曾时~已不下五六倍。”③(一)个。用途广泛。《晋书·刘曜载记》:“献剑一~。”《水经注·资水》:“水南十里有井数百~。”④器物的口。《卖油翁》:“乃取一葫芦置于地,以钱覆其~。”⑤进出的通道。《石钟山记》:“彭蠡之~有石钟山焉。”《桃花源记》:“山有小~,仿佛若有光。”⑥刀剑的刃。《水浒传》:“砍铜剁铁,刀~不卷。”⑦中医指寸脉。《史记·扁鹊见仓公列传》:“切其脉时,右~气急。”【口面】争吵。【口浅】口快;说话直截了当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shuō①陈说;讲说。《桃花源记》:“及郡下,诣太守,~如此。”②说明;解说。《离骚》:“众不可户~兮,孰云察余之中情。”③言论;说法;主张。《鸿门宴》:“而听细~,欲诛有功之人。”④文体的一种,也叫杂说。多用于说明事物,讲述道理。《黄生借书说》:“为一~,使与书俱。”shuì劝说;说服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公子患之,数请魏王,及宾客辩士~王万端。”yuè通“悦”。喜欢;高兴。《论语》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~乎?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wú①没有。《黔之驴》:“黔~驴,有好事者船载以入。”②不;别。《硕鼠》:“硕鼠硕鼠,~食我麦。”③不论;无论。《师说》:“是故~贵~贱,~长~少,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。”④贫穷;无资财。《货殖列传》:“礼生于有而废于~。”【无道】行为暴虐,不施仁政。【无非】无一不是;全部都是。【无几】⒈不多;很少。⒉没有希望。⒊不久。【无乃】莫非;恐怕;岂不是。常与“乎”、“欤”等语气词配合使用,表示委婉的语气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píng①身子靠着。杜甫《登岳阳楼》:“戎马关山北,~轩涕泗流。”②盛;大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帝~怒。”③依靠;凭借;依仗。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~谁问: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。”④登;登临。《失街亭》:“~高视下,势如破竹。”⑤欺凌;欺压。常“凭陵”连用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介恃楚众,以~陵我敝邑。”⑥烦闷。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心犹~而未摅。”⑦请;请求。杜牧《赠猎骑》:“~君莫射南来雁,恐有家书寄远人。”【凭吊】面对墓地、古代遗迹等,怀念死者,追思往昔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