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智使勇
读音(发音): shǐ zhì shǐ yǒng
详细解释(意思):使:用。用人所长,以收其功。
出处(典故): 《新唐书·侯君集传》:“军法曰:‘使智使勇,使贪使愚,故智者乐立其功,勇者好行其志,贪者邀趋其利,愚者不计其死。’是以前圣使人,必收所长而弃所短。”
示例:
使智使勇成语接龙
- 拥护
- 用心
- 勇夫
- 用武
- 用功
- 永远
- 用兵
- 永久
- 勇往直前
- 永存
- 勇挑重担
- 庸庸碌碌
- 勇猛求进
- 臃肿
- 勇士
- 庸医
- 勇猛精进
- 庸俗
- 勇敢
- 庸手
- 庸人自扰
- 庸人
- 庸碌
- 庸常
- 庸才
- 拥挤
- 喁喁细语
- 壅塞
- 庸耳俗目
- 雍荣雅步
第一个字为"使"的成语
第二个字为"智"的成语
第三个字为"使"的成语
- 如臂使指
- 不辱使命
- 插科使砌
- 趁风使柁
- 乘势使气
- 负才使气
- 见风使船
- 见风使舵
- 见风使帆
- 矜才使气
- 借风使船
- 借篷使风
- 举贤使能
- 看风使船
- 看风使舵
- 看风使帆
- 绿衣使者
- 论德使能
- 任贤使能
- 赏贤使能
- 使臂使指
- 使贪使愚
- 使愚使过
- 使智使勇
- 使嘴使舌
- 顺风使舵
- 顺风使帆
- 顺风使船
- 占风使帆
- 仗气使酒
- 炙冰使燥
- 朱衣使者
- 尊贤使能
第四个字为"勇"的成语
使智使勇相关推荐
成语"使智使勇"更多相关信息
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成语"使智使勇"逐字解释参考
shǐ①命令;派遣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扶苏以数谏故,上~外将兵。”②让;叫。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~我不得开心颜。”③使唤;驱使;使用。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人皆得以隶~之。”④主;指使。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是进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,周公之被逮所由~也。”⑤出使。《屈原列传》:“是时屈原既疏,不复在位,~于齐。”⑥出使的人;使者。《卖炭翁》:“一车炭,千余斤,宫~驱将惜不得。”⑦使命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时周瑜受~至番阳。”⑧假使;如果。《阿房宫赋》:“~六国爱其人,则足以拒秦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zhì①智慧。《屈原列传》:“竭忠尽~,以事其君。”②有才智。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少年~则国~。”③聪明。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则~者尽其谋。”【又】认为……聪明。《智子疑邻》:“其家甚~其子,而疑邻人之父。”④智谋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臣窃以为其人勇士,有~谋。”⑤神智;理智。《吕氏春秋·疑似》:“丈人~惑于似其子者,而杀其真子。”【智囊】足智多谋的人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shǐ①命令;派遣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扶苏以数谏故,上~外将兵。”②让;叫。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~我不得开心颜。”③使唤;驱使;使用。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人皆得以隶~之。”④主;指使。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是进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,周公之被逮所由~也。”⑤出使。《屈原列传》:“是时屈原既疏,不复在位,~于齐。”⑥出使的人;使者。《卖炭翁》:“一车炭,千余斤,宫~驱将惜不得。”⑦使命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时周瑜受~至番阳。”⑧假使;如果。《阿房宫赋》:“~六国爱其人,则足以拒秦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yǒng①勇敢。《冯婉贞》:“以三保~而多艺,推为长。”②旺盛。《游黄山记》:“遇游僧澄源至,兴甚~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