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朱衣使者 > 朱衣使者的成语解释

朱衣使者

读音(发音): zhū yī shǐ zhě

详细解释(意思):指科举考试官。

出处(典故): 明·陈耀文《天中记》卷三十八引《侯鲭录》:“欧阳修知贡举日,每遇考试卷,坐后常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,然后其文入格。……因语其事于同列,为之三叹。尝有句云:‘唯愿朱衣一点头。’”

示例: ~,宋人诗中屡见,亦言试官也。 ★清·梁章钜《称谓录》

朱衣使者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朱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衣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使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者"的成语

朱衣使者相关推荐

成语"朱衣使者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朱衣使者"逐字解释参考

zhū①大红色。李煜《虞美人》:“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~颜改。”②涂成红色。《海瑞传》:“有势家丹~其门。”③朱砂。矿物名,红色或棕红色,可入药,也可作颜料。白居易《白氏长庆集·自咏》:“~砂贱如土,不解烧为丹。”【朱门】古代王侯、权贵们大多用大红色涂染门户,因此,称豪门贵族为“朱门”。【朱颜】青春红润的面容,泛指女子的美貌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yī①上衣。古代上衣称衣,下衣称裳。《孙雀东南飞》:“何不作~裳,莫令事不举。”②衣服。《曹刿论战》:“~食所安,弗敢专也。”【又】为(给)…穿上。《资治通鉴·周纪四》:“有老人涉淄而寒,出水不能行。田单解其裘而~之。”③穿(衣)。《十则》:“愿车马,~轻裘,与朋友共,敝之而无憾。”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乃使其从者~褐,怀其璧,从径道亡。”【衣冠】⒈衣帽,即穿衣、戴帽。⒉指官绅、士大夫。⒊文明礼仪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shǐ①命令;派遣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扶苏以数谏故,上~外将兵。”②让;叫。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~我不得开心颜。”③使唤;驱使;使用。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人皆得以隶~之。”④主;指使。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是进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,周公之被逮所由~也。”⑤出使。《屈原列传》:“是时屈原既疏,不复在位,~于齐。”⑥出使的人;使者。《卖炭翁》:“一车炭,千余斤,宫~驱将惜不得。”⑦使命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时周瑜受~至番阳。”⑧假使;如果。《阿房宫赋》:“~六国爱其人,则足以拒秦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zhě①用动词、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、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,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,相当于“……的人(人、事、情况等)”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~之可追。”②用在数词后面,往往总指上文所提到的人、事、物。翻译时在人、事、物名称前加“个”、“件”、“种”等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此数~用兵之患也。”③用在名词名词性词组后面,起区别作用,可译作“这样的”、“这个”等,有时不必译出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王曰:‘然,诚有百姓~。’”④用在句中主语的后面,表示停顿、判断,无实义。《师说》:“师~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”⑤用在因果复句或条件复句偏句的末尾,提示原因或条件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吾妻之美我~,私我也。”⑥用在疑问句全句末,表示疑问语气,相当于“呢”。《鸿门宴》:“客何为~?”⑦用在时间词后面,起语助作用,可不译。《鸿门宴》:“今~项庄舞剑,其意常在沛公也。”⑧用某些比况、描写的词语后面,相当于“……的样子”。《黔之驴》:“然往来视之,觉无异能~。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言之,貌若甚戚~。”⑨定语后置的标志。《石钟山记》:“石之铿然有声~,所在皆是也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