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德使能
读音(发音): lùn dé shǐ néng
详细解释(意思):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。论,通“抡”。
出处(典故):
示例:
论德使能成语接龙
- 能不称官
- 能工巧匠
- 能近取譬
- 能谋善断
- 能掐会算
- 能言巧辩
- 能屈能伸
- 能上能下
- 能言善辩
- 能伸能屈
- 能者多劳
- 能说惯道
- 能者为师
- 能说会道
- 能征惯战
- 能文能武
- 能写会算
- 能牙利齿
- 能言快说
- 能言快语
- 能力
- 能够
- 能干
- 能否
- 能动
- 能言善辩
- 能言巧辩
- 能说会道
- 能屈能伸
- 能力分班
第一个字为"论"的成语
- 论功封赏
- 论功受赏
- 论功行封
- 论辩风生
- 论功行赏
- 论长道短
- 论黄数白
- 论长说短
- 论黄数黑
- 论道经邦
- 论今说古
- 论德使能
- 论列是非
- 论短道长
- 论千论万
- 论甘忌辛
- 论世知人
- 论高寡合
- 论心定罪
- 论议风生
- 论资排辈
第二个字为"德"的成语
- 才德兼备
- 度德量力
- 败德辱行
- 材德兼备
- 称德度功
- 导德齐礼
- 道德文章
- 恩德如山
- 讽德诵功
- 负德背义
- 负德孤恩
- 负德辜恩
- 功德无量
- 功德圆满
- 厚德载福
- 厚德载物
- 秽德垢行
- 积德累功
- 积德累仁
- 积德累善
- 积德裕后
- 见德思齐
- 较德焯勤
- 进德修业
- 龙德在田
- 论德使能
- 名德重望
- 明德惟馨
- 耆德硕老
- 潜德秘行
- 潜德隐行
- 树德务滋
- 颂德歌功
- 同德同心
- 同德协力
- 同德一心
- 为德不终
- 为德不卒
- 无德而称
- 小德出入
- 一德一心
- 遗德休烈
- 遗德余烈
- 以德报德
- 以德报怨
- 以德服人
- 以德追祸
- 昭德塞违
第三个字为"使"的成语
- 如臂使指
- 不辱使命
- 插科使砌
- 趁风使柁
- 乘势使气
- 负才使气
- 见风使船
- 见风使舵
- 见风使帆
- 矜才使气
- 借风使船
- 借篷使风
- 举贤使能
- 看风使船
- 看风使舵
- 看风使帆
- 绿衣使者
- 论德使能
- 任贤使能
- 赏贤使能
- 使臂使指
- 使贪使愚
- 使愚使过
- 使智使勇
- 使嘴使舌
- 顺风使舵
- 顺风使帆
- 顺风使船
- 占风使帆
- 仗气使酒
- 炙冰使燥
- 朱衣使者
- 尊贤使能
第四个字为"能"的成语
- 奇才异能
- 百无一能
- 富贵不能淫
- 称贤荐能
- 逞异夸能
- 逞强称能
- 踔绝之能
- 聪明智能
- 妒贤疾能
- 妒贤嫉能
- 伐功矜能
- 妨功害能
- 各尽所能
- 昏聩无能
- 积不相能
- 嫉闲妒能
- 嫉贤妒能
- 简贤任能
- 矜功伐能
- 矜智负能
- 矜名妒能
- 矜名嫉能
- 进贤达能
- 进贤进能
- 进贤任能
- 进贤拔能
- 进贤用能
- 举贤任能
- 举贤使能
- 老朽无能
- 良知良能
- 碌碌无能
- 论德使能
- 全知全能
- 全智全能
- 任贤使能
- 赏贤使能
- 使贤任能
- 素不相能
- 推贤让能
- 无所不能
- 选贤举能
- 选贤任能
- 选贤与能
- 一无所能
- 以誉进能
- 欲罢不能
- 粥粥无能
- 尊贤使能
论德使能相关推荐
成语"论德使能"更多相关信息
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成语"论德使能"逐字解释参考
lùn①讨论;议论。《出师表》:“每与臣~此事,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。”②评定赏罚;判定。《出师表》:“宜付有司~其刑赏。”③说。《桃花源记》:“乃不知有汉,无~魏晋。”④辩论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今日廷~。”⑤研究;研讨。《五蠹》:“~世之事,因为之备。”⑥言论;主张;学说。《甘藷疏序》:“余不侫,独持迂~。”⑦文体的一种,即议论文。《文选序》:“~则析理精微,铭则序事清润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dé①道德;品德。《劝学》:“积善成~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”②恩德;恩惠。《垓下之战》:“吾闻汉购我头千金,邑万户,吾为若~。”【又】感激。《史记·信陵君列传》:“赵孝成王~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。”。③德政;功德。《殽之战》:“吾不以一眚掩大~。”④福。《礼记·哀公问》:“君之及皮言也,百姓之~也。”【德化】道德教化,道德影响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shǐ①命令;派遣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扶苏以数谏故,上~外将兵。”②让;叫。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~我不得开心颜。”③使唤;驱使;使用。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人皆得以隶~之。”④主;指使。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是进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,周公之被逮所由~也。”⑤出使。《屈原列传》:“是时屈原既疏,不复在位,~于齐。”⑥出使的人;使者。《卖炭翁》:“一车炭,千余斤,宫~驱将惜不得。”⑦使命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时周瑜受~至番阳。”⑧假使;如果。《阿房宫赋》:“~六国爱其人,则足以拒秦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néng①能力;才能。《屈原列传》:“上官大夫与之同列,争宠而心害其~。”②有能力。《出师表》:“试用于昔日,先帝称之曰~。”③有能力的人。《报任安书》:“招贤进~,显岩穴之士。”④能够;能够达到。《劝学》:“假舟楫也,非~水也,而绝江河。”⑤及;达。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盖余所及,比好游者尚不~十一。”⑥通“恁”。如此;这样。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,忍~对面为盗贼。”⑦通“耐”。禁得住;受得住。《察变》:“此物~寒,法当较今尤茂。”【能品】古人评论书画的三品之一,次于神品、妙品。凡能做到形似不失规矩者称能品。【能事】能够做到的事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