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挥目送
读音(发音): shǒu huī mù sòng
详细解释(意思):手挥:挥动手指弹琴;目送:眼睛追视归鸿。手眼并用,怎么想就怎么做。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,意在言外。
出处(典故): 三国魏·稽康《赠兄秀才公穆入军》诗:“目送归鸿,手挥五弦,俯仰自得,游心太玄。”
示例:
手挥目送成语接龙
- 送佛送到西
- 颂词
- 送葬
- 送行
- 送往迎来
- 送死
- 送上
- 送丧
- 颂扬
- 颂声遍野
- 送命
- 送旧迎新
- 颂歌
- 颂辞
- 送达
- 送别
- 松懈
- 松手
- 送宝
- 送
- 松散
- 松软
- 讼事
- 宋襄之仁
- 耸峙
- 耸人听闻
- 耸然
- 怂恿
- 耸立
- 松快
第一个字为"手"的成语
- 手不释卷
- 手不释书
- 手不停毫
- 手不停挥
- 手不应心
- 手脚无措
- 手到病除
- 手足胼胝
- 手零脚碎
- 手到拿来
- 手足失措
- 手到拈来
- 手足无措
- 手忙脚乱
- 手到擒来
- 手胼足胝
- 手足异处
- 手高手低
- 手无寸刃
- 手足之情
- 手高眼低
- 手无寸铁
- 手足重茧
- 手挥目送
- 手舞足蹈
- 手急眼快
- 手下留情
- 手眼通天
- 手疾眼快
- 手脚干净
- 手泽之遗
第二个字为"挥"的成语
第三个字为"目"的成语
- 道存目击
- 耳视目食
- 耳聪目明
- 耳视目听
- 耳濡目染
- 耳闻目睹
- 耳闻目击
- 耳闻目见
- 纲举目张
- 纲挈目张
- 魂销目断
- 魂飞目断
- 口沸目赤
- 口呆目瞪
- 口呆目钝
- 眉语目笑
- 眉清目秀
- 神摇目夺
- 手挥目送
- 水母目虾
- 头昏目晕
- 头昏目眩
- 头眩目昏
- 头晕目眩
- 心存目想
- 心开目明
第四个字为"送"的成语
手挥目送相关推荐
成语"手挥目送"更多相关信息
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成语"手挥目送"逐字解释参考
shǒu①人的手。【又】手拿着;手持。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使史更敝衣,草屦,背筐,~长镵,为除不洁者。”②亲手;亲自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~自笔录。”③控制的范围。《毛遂自荐》:“王之命,悬于遂~。”④精通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项工作裙人。杜甫《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》:“回头指大男:‘渠是弓弩~。’”【手谈】下围棋。【手眼】手段;技艺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huī①摆动;舞动。《大铁椎传》:“客大呼~椎,贼应声落马。”②抛洒;甩落。《左传·晋公子重耳出亡》:“奉匜沃盥,既而~之。”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举袂成幕,~汗成雨。”【挥斥】奔放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mù①眼睛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左右欲刃相如,相如张~叱之。”②年;看待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旦日,卒中往往语,皆指~陈胜。”③递眼色;使眼神。《鸿门宴》:“范增数~项王,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。”④网孔。《韩非子·外储右下》:“善张网者,引其纲,不一一摄成~而后得。”⑤行列;条目。《后序》:“北驱予并往,而不在使者之~。”【目论】⒈像眼睛看不见睫毛一样的议论。比喻不见自己的过失,无自知之明。⒉肤浅之论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sòng①送行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皆白衣冠以~之。”②陪送;追随。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湖月照我影,~我至剡溪。”③押送;遣送。《李愬雪夜入蔡州》:“愬以槛车~元济诣京师。”④送交;送达。《失街亭》:“忽报王平使人~图本至。”⑤赠送。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:“不时间~汤~水来营里与林冲吃。”⑥断送;了结。《陈州粜米》:“兀的不~了我这条老命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