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亦复如是 > 亦复如是的成语解释

亦复如是

读音(发音): yì fù rú shì

详细解释(意思):复:又,再。也是这样。

出处(典故):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尤悔》:“刘琨善能招延,而拙于抚御,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,其逃散而去,亦复如此。所以卒无所建。”

示例: 这先生方伸手按在右手脉上,调息了至数,凝神细诊了半刻功夫。换过左手,~。 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回

亦复如是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亦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复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如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是"的成语

亦复如是相关推荐

成语"亦复如是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亦复如是"逐字解释参考

yì①表示两者同样,可译为“也”、“也是”。《十则》:“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,斯~不足畏也已。”②在疑问句中表测度语气,不译。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岁~无恙耶?”③确实。《狼》:“狼~黠矣,而顷刻两毙。”④用在复合句下一分句之首,表示转折,可译为“也”、“也还”。《芙蕖》:“及花既谢,~可告无罪于主人矣。”⑤与“不”连用,表示反诘语气,可译为“不也……吗?”《十则》:“死而后已,不~远乎?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fù①返回;回还。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不远而~,先典攸高。”《信陵君窃符求赵》:“以是知公子恨之~返也。”②回复;回答。《信陵君窃符求赵》:“公子往,数请之,朱亥故不~谢。”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不敢出一言以~。”③恢复;还原。《出师表》:“兴~汉室,还于旧都。”《师说》:“师道之不~,可知矣。”④免除赋税徭役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沛幸得~,丰未得~。”⑤报复。桓宽《盐铁论·本论》:“有~匈奴之志。”⑥再;又。《劝学》:“虽有槁暴,不~挺者。”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居十日,扁鹊~见。”⑦夹衣。《世说新语·夙惠》:“冬天昼日不著~衣。”⑧夹层的。《旧唐书·王锷传》:“作~垣洞穴,实金钱于其中。”⑨繁复;重复。陆游《游山西村》:“山重水~疑无路。”⑩通“覆”,覆盖,盖住。《女娲补天》:“天不兼~,地不周载。”《促织》:“~之以掌,虚若无物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rú①往;到……去。《涉江》:“入溆浦余儃佪兮,迷不知吾所~。”②依照;遵从。《中山狼传》:“先生~其指,内狼于囊。”③顺;符合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邂逅不~意,便还就孤。”④像;如同。《两小儿辩日》:“日初出大~车盖。”⑤及;比得上。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:“天时不~地利。”⑥用于短语“如……何”中,表示“对待……怎么办”、“把……怎么办”。《愚公移山》:“~太行、王屋何?”⑦不如;应该。《子鱼论战》:“若爱重伤,则~勿伤。”⑧如果;假如。《芙蓉楼送辛渐》:“洛阳亲友~相问。”⑨或者。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》:“安见方六七十,~五六十,而非邦也者?”⑩至于。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》:“~其礼乐,以俟君子。”⑾词缀。用于形容词后,表示“……的样子”,也可不译。韩愈《答李翊书》:“仁义之人,其言蔼~也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shì①对;正确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~而昨非。”【又】认为……正确;肯定。《问说》:“~己而非人,俗之同病。”②这;这个;这样。《石钟山记》:“~说也,人常疑之。”③凡是;所有的。《游园》:“~花都放了,那牡丹还早。”④表判断。《琵琶行》:“同~天涯沦落人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