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守道安贫 > 守道安贫的成语解释

守道安贫

读音(发音): shǒu dào ān pín

详细解释(意思):坚守正道,安于贫穷。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。

出处(典故):

示例:

守道安贫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守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道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安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贫"的成语

守道安贫相关推荐

成语"守道安贫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守道安贫"逐字解释参考

shǒu①防守;守卫。《过秦论》:“乃使蒙田北筑长城而~藩篱。”②守候;看守。《五蠹》:“~株,冀复得兔。”③守住;保持。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岂取之易~之难乎?”④遵守;奉行。《察今》:“~法而弗变则悖。”⑤在不利的情况下坚持按自己的理想道德处世。《芋老人传》:“村南有夫妇~贫者。”⑥操守;节操。《易·系辞》:“失其~者辞守屈。”⑦官名,也称太守,秦朝郡的最高长官。后代称州郡一级的长官。《雁荡山》:“谢灵运为永嘉~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dào①路;道路。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呼尔而与之,行~之人弗受。”《陈涉世家》:“会天大雨,~不通。”【又】取道;道经。《鸿门宴》:“从郦山下,~芷阳间行。”《后序》:“~海安,如皋,凡三百里。”②途径;方法;措施。《六国论》:“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~也。”③规律;法则。《庖丁解牛》:“臣之所好者~也,进乎技矣。”④道理;事理。《师说》:“闻~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”⑤道德;道义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伐无~,诛暴秦。”⑥学说;主张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~。”⑦说;谈论。《桃花源记》:“不足为外人~好。”⑧通“导”,引导。《论语·学而》:“~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”⑨通“导”。疏通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九河既~。”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大决所犯,伤人必多,吾不克救也。不如小决使~。”⑩古代行政区划名。唐代初年全国划分为十道,道下辖州。明清则在省一级一级行政区域下设道,道下辖府,其长官就称为道或道员、道台。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史公以凤庐~奉檄守御。”⑾简称道家、道教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~家者流,盖出于史官。”⑿以为。《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“他还~略看一会就去,谁知这厮故意卖弄。”⒀从;由。《管子·禁藏》:“凡治乱之情,皆~上始。”⒁元稹。《望喜驿》:“一~月光横忱前。”【道心】⒈犹言道德观念。⒉悟道之心。【道学】⒈道家的学说。⒉指理学,即以周敦颐、程颢、程颐、朱熹为代表的以儒家为主体的思想体系。【道眼】指抉择真妄的能力。【道义】⒈道德和义理。⒉道德和正义。【道艺】学问与技能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ān①安定;安稳;安宁;安全.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风雨不动~山。”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审容膝之易~。”②安适;安逸.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“然后知生于忧患,而死于~乐也。”《琵琶行》:“予出官二年,恬然自~。”③养;奉养.《曹刿论战》:“衣食所~,弗敢专也,必以分人。”《论语十则》:“老者~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”④抚慰;安抚.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时时为~慰,久久莫相忘。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若备与彼协心,上下齐同,则宜抚之~,与结盟好。”⑤安心;习惯于.《柳敬亭传》:“敬亭亦无所不~。”⑥安置;安放.《失街亭》:“离山十里,有王平~营。”⑦怎么;哪里.《陈涉世家》:“燕雀~知鸿鹄之志哉?”⑧表处所.哪里;什么地方.《鸿门宴》:“沛公~在?”【安厝】1.安葬.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甘皇后传》:“园陵将成,~有期。”2.停灵待葬或浅埋以符改葬.《红楼梦》:“且说贾政等送殡到了寺内,~毕,亲友散去。”【安堵】安居;不受骚扰.《三圉志·魏书·钟会传》:“百姓士民,~旧业。”也作“案堵”“按堵”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pín①贫穷,与“富”相对。《季氏将伐颛臾》:“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~而患不安。”②缺乏;不足。《文心雕龙·练字》:“富于万篇,而~于一字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