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足踏实地 > 足踏实地的成语解释

足踏实地

读音(发音): zú tà shí dì

详细解释(意思):犹言脚踏实地

出处(典故): 徐铸成《报海旧闻》五一:“所有有灵魂的人,都应足踏实地,奋发自雄。”

示例:

足踏实地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足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踏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实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地"的成语

足踏实地相关推荐

成语"足踏实地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足踏实地"逐字解释参考

zú①脚。《劝学》:“假舆马者,非利~也,而致千里。”《郑人买履》:“郑人有欲买履者,先自度其~而置之其坐。”②动物的脚。《核舟记》:“细若蚊~,钩画了了。”③器物的支撑部分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如此则荆吴之势强,鼎~之形成矣。”④充足。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是其为人,哀鳏寡,恤孤独,补不~。”⑤满足。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~。”《兰亭集序》:“快然自~。”⑥足够。《鸿门宴》:“料大王士卒~以当项王乎?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兵精粮多,~以立事。”⑦值得。《桃花源记》:“不~为外人道也。”《〈论语〉十则》:“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骄且吝,其余不~观也已。”【足下】⒈称对方的敬词。战国时多称诸侯国国君为足下。⒉脚下;立足的地方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tà①踩;践踏。贾思勰《齐民要术·种葵》:“足~使坚平。”②亲临现场调查。《元史·刑法志一》:“诸郡县灾伤,过时不申,或申不以实,及按治官不以时检~,皆罪之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shí①果实;种子。《采草药》:“用~者成~时采。”②结果实。《采草药》:“一丘之禾,则后种者晚~。”③充满;充实。《论积贮疏》:“仓廪~而知礼节。”④放进;装满。《卖柑者言》:“将以~笾豆,奉祭祀,供宾客。”⑤事实;实际。《石钟山记》:“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,自以为得其~。”⑥真实;诚实。《出师表》:“此皆良~,志虑忠纯。”⑦确实;的确。《陈情表》:“臣之进退,~为狼狈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dì①大地;地面。《赤壁赋》:“寄蜉蝣于天~,渺沧海之一粟。”②土地;田地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殚其~之出,竭其庐之人。”③领土;地域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今齐~方千里,百二十城。”④处所;地方。《琵琶行》:“浔阳~僻无音乐。”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此~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。”⑤处境;境地。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久处卑贱之位,困苦之~。”⑥路程。《红楼梦》:“那轿夫抬进去。走了一射之~。”(一射之地:即一箭之地,约一百五十步。)⑦底子。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~大匾。”⑧表示前面的词或短语状语。杜甫《陪柏中丞观宴将士》:“几时束翠节,特~引红妆。”冯梦龙《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“忽~起一阵大风。”【地镜】⒈地面的积水。⒉传说中的宝镜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