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陈言老套 > 陈言老套的成语解释

陈言老套

读音(发音): chén yán lǎo tào

详细解释(意思):陈旧的言词和套数。

出处(典故): 夏丐尊、叶圣陶《文心》十三:“专从书上去学文字,即使学的好,也只是些陈言老套,有什么用处呢?”

示例:

陈言老套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陈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言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老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套"的成语

陈言老套相关推荐

成语"陈言老套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陈言老套"逐字解释参考

chén①古指台阶,及台阶下的地方。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狗马实外厩,美人充下~。”②陈列;摆列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诸郎中执兵,皆~殿下。”《醉翁亭记》:“山肴野蔌,杂然而前~者,太守宴也。”③陈述;陈说。《荆轲剌秦王》:“恐惧不敢自~。”④旧;旧的。《兰亭集序》:“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~迹。”zhèn后作“阵”①交战时的战斗队列。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广行无部伍行~。”②列阵;布阵。《子鱼论战》:“既~而后击之。”【陈陈相因】陈谷逐年堆积。司马迁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太仓之粟,~,充溢露积于外,至腐败不可食。”后用以比喻因袭老一套,没有创新。杨万里《眉山任公小丑集序》:“诗文孤峭而有风棱,雄健而有英骨,忠慨而有毅气……非近世~、累累随行之作也”【陈腐】1.陈旧腐败。2.毫无新意,不合时尚的观点、文章。【陈迹】过去的事迹。【陈情】诉说自己的情况或衷情。屈原《九章·惜往日》:“愿~以白行兮,得罪过之不意。”【陈言】1.陈述言词。范晔《后汉书·伏皇后纪》:“议郎赵彦尝为帝~时策,曹操恶而杀之。”2.陈腐的空语。韩愈《答李翊书》:“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,惟~之务去,戛戛乎其难哉!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yán①说;谈论。《桃花源记》:“此人一一为具~所闻。”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吾能弭谤矣,乃不敢~。”②言语;言论。《鸿门宴》:“至军中,具以沛公~报项王。”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王不听,于国人莫敢出~,三年,乃流王于彘。”③一字为一言。《琵琶行》:“因为长句,歌以赠之,凡六百一十六~。”④一句为言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今吾且死,而侯生曾无一~半辞送我,我岂有所失哉?”⑤著作;书籍。《过秦论》:“焚百家之~,以愚黔首。”⑥无实在意义。《归去来辞》:“世与我相违,复驾~兮焉求?”⑦词缀,多用于动词之前。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既盟之后,~归于好。”【言瑞】守信之言。【言重】出言慎重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lǎo①年老;衰老。《涉江》:“年既~而不衰。”【又】年老的日子。《要做则做》:“世人苦被明日累,春去秋来~将至。”②老死。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~于户牖之下。”③老年人。《论积贮疏》:“罢夫~易子而咬其骨。”④对辈、长者的称呼。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“故得尽见杜~所谓‘幸有舟楫迟,得尽所历妙’也。”⑤敬重;尊重;敬养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~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”⑥陈旧的;时间久的。《项脊轩志》:“百年~屋,尘泥渗漉,雨泽下注。”⑦老子及其学说的省称。《进学解》:“攘斥佛~。”【老衲】老和尚。【老拙】老年人自谦词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tào(1)(~儿)套子①:手~|书~|封~。(2)罩在外面:~上一件毛衣。(3)罩在外面的:~鞋|~裤。(4)互相衔接或重叠:~种|~色|~间。(5)河流或山势弯曲的地方(多用于地名):河~|葫芦~。(6)<方>(~儿)套子②:被~|袄~。(7)<方>把棉花、丝绵等平整地装入被褥或袄里缝好。(8)(~儿)拴牲口的两根皮绳或麻绳,一端拴在牲口脖子夹板或轭上,另一端拴在车上:牲口~|大车~|~绳。(9)用套拴系:~车|~马。(10)用绳子等结成的环状物。(11)模仿:~公式|这是从现成文章上~下来的。(12)(~儿)套子③:~语|客~。(13)引出(真情实话):想法儿~他的话。(14)拉拢:~交情。(15)量词,用于成组的事物:一~制度|一~家具|一~课本。(16)用丝锥或板牙切削螺纹。【套版】1套色版。【套版】2按照印刷页折叠的顺序,把印刷版排列在印刷机上。【套包】马、驴、骡拉车或碾场时,套在牲口脖子上的东西,用皮革或布制成,内装棕、糠等。也叫套包子。【套裁】裁制两件以上的服装时,在一块布料上作合理的安排,尽量减少废料。【套车】把车上的套套在拉车的牲口身上。【套耕】用两张犁同时耕地,第二张犁顺着第一张犁犁出来的沟再犁一次,目的是耕得更深。也说套犁。【套购】用斯骗或拉拢等不正当的手段购买国家计划分配的商品。【套间】(~儿)住宅中几间相连的屋子的两头的房间(或衔接在相连的屋子的一头的后面),也指两间相连的屋子里头的一间,一般比较窄小,没有直通外面的门。【套交情】拉拢感情。【套近乎】见〖拉近乎〗。【套裤】套在裤子外面的只有裤腿的裤子,一般是棉的或夹的,作用是使腿部暖和而又便于行动。也有单的,用粗布、塑料、油布等做成,用来保护裤子和防雨。【套犁】套耕。【套耧】用旧式耧耩地而行距较宽时,为了密植,在两行中间再耩一次。【套曲】由若干乐曲或乐章组合成套的大型器乐曲或声乐曲。【套色】彩色印刷的方法,用平版或凸版分次印刷,每次印一种颜色,利用红、黄、蓝三种原色重叠印刷,可以印出各种颜色:~版。【套数】(1)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。(2)比喻成系统的技巧或手法。【套套】<轻><方>办法;着数②:老~|年年有新~。【套问】不让对方察觉自己的目的,拐弯抹角地盘问。【套鞋】原指套在鞋外面的防雨的胶鞋,后来泛指防雨的胶鞋。【套袖】套在衣袖外面的、单层的袖子,作用是保护衣袖。【套印】一种用木版印刷书籍图画的方法。在同一版面上用颜色不同的版分次印制:朱墨~。【套用】模仿着应用(现成的办法等)。【套语】客套话。【套种】在某一种作物生长的后期,在行间播种另一种作物,以充分利用地力和生长期,增加产量。也叫套作。【套子】(1)做成一定形状的、罩在物体外面的东西:给雨伞做个布~。(2)<方>棉衣、棉被里的棉絮:棉花~。(3)应酬的话;陈陈相因的办法:俗~。(4)比喻圈套。来源: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商务印书馆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