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失道寡助 > 失道寡助的成语解释

失道寡助

读音(发音): shī dào guǎ zhù

详细解释(意思):道:道义;寡:少。做事违反正义的人,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。

出处(典故): 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;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”

示例:

失道寡助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失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道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寡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助"的成语

失道寡助相关推荐

成语"失道寡助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失道寡助"逐字解释参考

shī①丧失;失去。《班超告老归国》:“尚后竟~边和。”②迷失。《垓下之战》:“项王至阴陵,迷~道。”③错过;耽误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鸡豚狗彘之畜,无~其时,七十者可以食肉矣。”④过错;过失。《柳毅传》:“帝知其冤而宥其~。”⑤忍不住;禁不住。杜甫《远游》:“似闻胡骑走,~喜问京华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dào①路;道路。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呼尔而与之,行~之人弗受。”《陈涉世家》:“会天大雨,~不通。”【又】取道;道经。《鸿门宴》:“从郦山下,~芷阳间行。”《后序》:“~海安,如皋,凡三百里。”②途径;方法;措施。《六国论》:“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~也。”③规律;法则。《庖丁解牛》:“臣之所好者~也,进乎技矣。”④道理;事理。《师说》:“闻~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”⑤道德;道义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伐无~,诛暴秦。”⑥学说;主张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~。”⑦说;谈论。《桃花源记》:“不足为外人~好。”⑧通“导”,引导。《论语·学而》:“~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”⑨通“导”。疏通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九河既~。”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大决所犯,伤人必多,吾不克救也。不如小决使~。”⑩古代行政区划名。唐代初年全国划分为十道,道下辖州。明清则在省一级一级行政区域下设道,道下辖府,其长官就称为道或道员、道台。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史公以凤庐~奉檄守御。”⑾简称道家、道教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~家者流,盖出于史官。”⑿以为。《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“他还~略看一会就去,谁知这厮故意卖弄。”⒀从;由。《管子·禁藏》:“凡治乱之情,皆~上始。”⒁元稹。《望喜驿》:“一~月光横忱前。”【道心】⒈犹言道德观念。⒉悟道之心。【道学】⒈道家的学说。⒉指理学,即以周敦颐、程颢、程颐、朱熹为代表的以儒家为主体的思想体系。【道眼】指抉择真妄的能力。【道义】⒈道德和义理。⒉道德和正义。【道艺】学问与技能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guǎ①少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~固不可以敌众。”②古代妇人丧夫、男子无妻或丧偶,都叫寡。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哀鳏~,恤孤独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齐崔杼生成及彊而~。”【又】专指妇人丧夫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,新~。”③古代王侯的自我谦称。《老子》:“侯王自谓孤、~、不榖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zhù帮助;协助:互~|~人为乐|~我一臂之力。【助产士】曾在正式助产学校学习或具有同等能力,能独立接生和护理产妇的中级医务人员。【助长】帮助增长(多指坏的方面)。【助词】独立性最差、意义最不实在的一种特殊的虚词,包括:a)结构助词,如‘的、地、得、所’;b)时态助词,如‘了、着、过’;c)语气助词,如‘呢、吗、吧、啊’。【助动词】动词的一类,表示可能、应该、必须、愿望等意思,如‘能、会、可以、可能、该、应该、得(děi)、必须、要、肯、敢、愿意’。助动词通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。‘我要糖’、‘他会英文’里的‘要、会’是一般动词。【助攻】以部分兵力在次要方向上进攻(区别于‘主攻’)。【助教】高等学校中职别最低的教师。【助理】协助主要负责人办事的(多用于职位名称):~人员|~研究员|部长~。【助跑】体育运动中有些项目,如跳高、跳远、投掷标枪或手榴弹,在跳、投等开始前先跑一段,这种动作叫助跑。【助燃】一种物质帮助其他物质燃烧叫做助燃,如氧就能助燃。【助手】不独立承担任务,只协助别人进行工作的人。【助听器】辅助听觉的一种器械,利用声学原理,把声波集中起来送入耳内,或者利用电学原理,把受话器或话筒所接收的声波放大后送入耳内,使重听的人听到声音。【助威】帮助增加声势:鼓掌~。【助兴】帮助增加兴致。【助学金】政府发给学生的补助金。【助战】(1)协助作战。(2)助威。来源: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商务印书馆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