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言不由衷 > 言不由衷的成语解释

言不由衷

读音(发音): yán bù yóu zhōng

详细解释(意思):由:从;衷:内心。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,即说的不是真心话。指心口不一致。

出处(典故): 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 “信不由中,质无益也。”杨伯峻注:“人言为信,中同衷。”

示例: 旋复下一通令,洋洋洒洒,约一二千言,小子因他~,不愿详录。 ★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二十八回

言不由衷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言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不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由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衷"的成语

言不由衷相关推荐

成语"言不由衷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言不由衷"逐字解释参考

yán①说;谈论。《桃花源记》:“此人一一为具~所闻。”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吾能弭谤矣,乃不敢~。”②言语;言论。《鸿门宴》:“至军中,具以沛公~报项王。”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王不听,于国人莫敢出~,三年,乃流王于彘。”③一字为一言。《琵琶行》:“因为长句,歌以赠之,凡六百一十六~。”④一句为言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今吾且死,而侯生曾无一~半辞送我,我岂有所失哉?”⑤著作;书籍。《过秦论》:“焚百家之~,以愚黔首。”⑥无实在意义。《归去来辞》:“世与我相违,复驾~兮焉求?”⑦词缀,多用于动词之前。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既盟之后,~归于好。”【言瑞】守信之言。【言重】出言慎重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bú①不,表一般否定。②没有,表存在的否定。《毛遂自荐》:“今日出而从,日中~决,何也?”③不是,表否定判断。《卖柑者言》:“又何往而~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。”fǒu通“否”。①在句末表询问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,可予~?”②用在句中表否定。《鸿门宴》:“~者,若属皆为所虏。”《师说》:“或师焉,或~焉。”【不齿】齿,并列,并排。不与并列,不与同列。表示极度鄙视。【不佞】1.无口才;不会巧言善说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雍也仁而~。”2.无才,自谦之词。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寡人~,不足以称宗庙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yóu①经过。《论语·雍也》:“谁能出不~户?”②捱到。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自经丧乱少睡眠,长夜沾湿何~彻。”③自;从。《狱中杂记》:“余在刑部狱,见死而~窦出者,日三四人。”④由于。《论衡·实知》:“知物~学,学乃知之。”⑤原因。《订鬼》:“致之何~?”⑥机会。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无~会晤,不任区区向往之至。”⑦通“犹”。犹如;如同。《兰亭集序》:“后之视今,亦~今之视昔。”【由来】⒈出处。⒉从发生到现在。【由历】⒈来历。⒉履历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zhōng①穿在里面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楚人~甲。”②内心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今天诱其~。”③通“中”。正中不偏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服之不~,身之灾也。”④福。《尚书·汤诰》:“降~于下民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