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引咎自责 > 引咎自责的成语解释

引咎自责

读音(发音): yǐn jiù zì zé

详细解释(意思):咎:罪责。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。

出处(典故): 《晋书·庾亮传》:“亮甚惧,及见侃,引咎自责,风止可观。”

示例:

引咎自责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引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咎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自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责"的成语

引咎自责相关推荐

成语"引咎自责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引咎自责"逐字解释参考

yǐn①拉开(弓)。《塞翁失马》:“丁壮者~弦而战。”②延长;伸长。《三峡》:“常有高猿长啸,属~凄异。”③拉;牵引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左右欲~相如去。”④延请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乃设九宾礼于廷,~赵使者蔺相如。”⑤带领。《垓下之战》:“项王乃复~兵而东。”⑥招出;牵连。《苏武传》:“虞常果~张胜。”⑦拿;举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~壶觞以自酌。”⑧招引;引来。《兰亭集序》:“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~以为流觞曲水。”⑨避开;退却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操军不利,~次江北。”⑩掉转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~车避匿。”⑾延长;延续。子子孙孙,忽替引之。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:“子子孙孙,忽替~之。”⑿伸着。《中山狼传》:“~首顾曰。”⒀援引;引录;引用。《出师表》:“不宜妄自菲薄,~喻失义。”⒁荐举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传》:“两人相为~重,其游如父子然。”⒂承认;承担。《三国志·吴志》:“权~咎责躬。”今有“引咎辞职”。⒃长度单位。古代以十丈为一引。⒄序言。《滕王阁序》:“敢竭鄙怀,恭疏经~。”【引决】自杀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jiù①灾祸;灾难。《左传·昭公八年》:“诸侯必叛,君必有~。”②罪过;过失。《出师表》:“若无兴德之言,则责攸之、祎、允等到之慢,以彰其~。”③归罪;责备。《子鱼论战》:“国人皆~公。”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既其出,则或~其欲出者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zǐ①自己。《孙膑减灶》:“庞涓~知智穷兵败,乃~刭。”《望洋兴叹》:“于是焉河伯欣然~喜。”②亲自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赵王及平原君~迎公子于界。”《垓下之战》:“项王乃悲歌慷慨,~为诗曰……。”③其;他(她)的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中有双飞鸟,~名为鸳鸯。”《陌上桑》:“秦氏有好女,~。名为罗敷”④原来;本来。《陌上桑》:“使君~有妇,罗敷。有夫”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我~不驱卿,逼迫有阿母。”⑤自然;当然。《活板》:“以手拂之,其印~落,殊不沾污。”《订鬼》:“思念存想,~见异物也。”⑥从;由。《察今》:“其剑~舟中坠于水。”《为学》:“越明年,贫者~南海还。”⑦在;自从。《三峡》:“~三峡七百里中,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。”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~君别我后,人事不可量。”⑧常“自非”连用,相当于“除非”、“假如不是”。《三峡》:“~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”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:“唯圣人能内外无患,~非圣人,外宁必有内忧。”⑨表示让步,相当于“即使”。《汉书·周昌传》:“昌为人强力,敢直言,~萧、曹等皆卑下之。”⑩增音节,不译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物物各~异。种种在其中。”【自好】自洁其身。【自谴】自己排谴忧虑。【自修】自我修养。自然而此治。【自许】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。【自引】⒈自己辞去官职。⒉自杀。【自用】按自己的主张行事,不理会别人的意见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zé①索取。《促织》:“每~一头,辄倾数家之产。”②责令;要求。《促织》:“因~常供。”③责备。《陈情表》:“诏书切峻,~臣逋慢。”④处罚。《促织》:“当其为里正,受扑~时,岂意其至此哉!”⑤责任。《谭嗣同》:“救护之~,非独足下。”zhài①欠别人的钱财。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先生不羞,乃有意欲为收~于薛乎?”②讨债。《吕氏春秋·疑似》:“昔也往~于东邑人。”后作“债”。【责成】督促,要求人完成任务作出成绩。【责望】互相责怪、抱怨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