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引以为戒 > 引以为戒的成语解释

引以为戒

读音(发音): yǐn yǐ wéi jiè

详细解释(意思):引:用;戒:鉴戒。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,避免重犯。

出处(典故): 《国语·楚语下》:“人之求多闻善败,以鉴戒也。”

示例: 所以近七八年来,历任巡抚者~,不敢委他事情。 ★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八回

引以为戒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引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以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为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戒"的成语

引以为戒相关推荐

成语"引以为戒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引以为戒"逐字解释参考

yǐn①拉开(弓)。《塞翁失马》:“丁壮者~弦而战。”②延长;伸长。《三峡》:“常有高猿长啸,属~凄异。”③拉;牵引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左右欲~相如去。”④延请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乃设九宾礼于廷,~赵使者蔺相如。”⑤带领。《垓下之战》:“项王乃复~兵而东。”⑥招出;牵连。《苏武传》:“虞常果~张胜。”⑦拿;举。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~壶觞以自酌。”⑧招引;引来。《兰亭集序》:“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~以为流觞曲水。”⑨避开;退却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操军不利,~次江北。”⑩掉转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~车避匿。”⑾延长;延续。子子孙孙,忽替引之。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:“子子孙孙,忽替~之。”⑿伸着。《中山狼传》:“~首顾曰。”⒀援引;引录;引用。《出师表》:“不宜妄自菲薄,~喻失义。”⒁荐举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传》:“两人相为~重,其游如父子然。”⒂承认;承担。《三国志·吴志》:“权~咎责躬。”今有“引咎辞职”。⒃长度单位。古代以十丈为一引。⒄序言。《滕王阁序》:“敢竭鄙怀,恭疏经~。”【引决】自杀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yǐ①用;使用。《涉江》:“忠不必用兮,贤不必~。”②做。《子路、曾晳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》:“如或知尔,则何~哉?”③认为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皆~美于徐公。”④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、方法,可视情况译为“拿”、“用”、“凭”、“把”等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愿~十五城请易璧。”⑤起提宾作用,可译为“把”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亦不~城予赵,赵亦终不予秦璧。”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,可译为“因为”、“由于”等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而吾~捕蛇独存。”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且~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,不可。”⑦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、地点,可译为“在”、“从”。《苏武传》:“武~始元六年春至京师。”⑧表示动作、行为的对象,用法同“与”,可译为“和”、“跟”;有时可译为“率领、带领”。《战国策·周策》:“天下有变,王割汉中~楚和。”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(公子)欲~客往赴秦军,与赵俱死。”⑨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,可译为“而”、“又”、“并且”等,也可省去。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夫夷~近,则游者众;险~远,则至者少。”⑩表示承接关系,“以”前的动作行为,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,可译为“而”,也可省去。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予与四人拥火~入。”⑾表示因果关系,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,可译为“因为”、“由于”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吾所以为此者,~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。”⑿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。《归去来辞》:“木欣欣~向荣,泉涓涓而始流。”⒀表目的关系,可译为“而”“来”“用来”等。《师说》:“作《师说》~贻之。”⒁表示时间、方位、数量的界限或范围,用法同现代汉语。《张衡传》:“自王侯~下,莫不逾侈。”⒂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,可译为“至于”。《柳毅传》:“然自约其心者,达君之冤,余无及也。~言慎勿相避者,偶然耳,岂有意哉!”⒃通“已”。已经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座买鱼烹食,得鱼腹中书,固~怪之矣。”⒄通“已”。停止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无~,则王乎?”⒅只是。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君家所寡有者,~义耳。”【以往】以后。【以为】⒈认为。⒉使……成为。⒊把……当作。⒋作为;用作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wéi①做;干。《为学》:“天下事有难易乎?~之,则难者亦易矣。”②发明;制造;制作。《活板》:“庆历中,有布衣毕昇,又~活板。”③作为;当作。《公输》:“子墨子解带~城,以牒~械。”④成为;变成。《察今》:“向之寿民,今~殇子矣。”⑤是。《出师表》:“宫中府中,俱~一体。”⑥治;治理。《论积贮疏》:“安天~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?”⑦写;题。《伤仲永》:“即书诗四句,并自~其名。”⑧以为;认为。《鸿门宴》:“窃~大王不取也。”⑨叫做;称做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号~张楚。”⑩对待。《鸿门宴》:“君王~人不忍。”⑾算作;算是。《殽之战》:“秦则无礼,何施之~?”⑿担任。《鸿门宴》:“沛公欲王关中,使子婴~相。”⒀对付。《鸿门宴》:“今者出,未辞也,~之奈何。”⒁表示被动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兔不可复得,而身~宋国笑。”⒂如果;假如。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秦~知之,必不救矣。”⒃用在句中,起提前宾语的用;用药尾,表示感叹或疑问。《苏武》:“何以汝~见?”《鸿门宴》:“如今人方~刀俎,我~鱼肉。”wèi①给;替。《庖丁解牛》:“庖丁~文惠君解牛。”②向;对。《桃花源记》:“不足~外人道也。”③因为。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盘庚不~怨者故改其度。”④为了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序》:“天下熙熙,皆~利来。”⑤被。《过秦论》:“身死人手,~天下,何也。”⑥在……的时候。《晏子使楚》:“~其来也,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。”【为寿】席间敬酒祝寿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jiè①警戒;警惕;戒备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多谢后世人,~之慎勿忘。”②告诫;劝诫。《冯婉贞》:“三保~团众装药实弹,毋亡发。”③戒除;禁戒。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不念居安思危,~奢以俭。”④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庄严隆重的大事前,洁身静心、克制嗜欲以示诚敬,多“斋戒”连用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于是赵王乃斋~五日。”⑤戒规。《晋书·会稽王道子传》:“佛教以五~为教,绝酒不淫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