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日以俟
读音(发音): jì rì yǐ sì
详细解释(意思):数着日子等待。极言盼望之殷切。
出处(典故): 明·方孝孺《与邵真斋书》之六:“前者村仆还,承书约在月末相过,计日以俟,未遂一见,岂以雨故愆期邪?”
示例:
计日以俟成语接龙
- 岂有此理
- 弃书捐剑
- 气冲牛斗
- 七横八竖
- 弃暗投明
- 七步之才
- 棋逢对手
- 骐骥过隙
- 杞人忧天
- 骐骥困盐车
- 弃之如敝屐
- 七返丹
- 七长八短
- 七穿八洞
- 七穿八烂
- 七疮八孔
- 七病八倒
- 七搭八扯
- 七病八痛
- 七搭八搭
- 七步八叉
- 七大八小
- 七步成诗
- 七担八挪
- 七步成章
- 七颠八倒
- 七断八续
- 七拉八扯
- 七返还丹
- 七捞八攘
第一个字为"计"的成语
- 计不旋踵
- 计出万全
- 计出万死
- 计出无聊
- 计出无奈
- 计绌方匮
- 计斗负才
- 计伐称勋
- 计不反顾
- 计功补过
- 计不返顾
- 计功程劳
- 计不旋跬
- 计功量罪
- 计穷途拙
- 计尽力穷
- 计功谋利
- 计穷力极
- 计穷智短
- 计功受爵
- 计穷力竭
- 计穷智极
- 计功受赏
- 计穷力尽
- 计然之策
- 计功行封
- 计穷力诎
- 计然之术
- 计功行赏
- 计穷力屈
- 计过自讼
- 计日程功
- 计穷虑极
- 计日而待
- 计合谋从
- 计穷虑尽
- 计日而俟
- 计获事足
- 计穷势蹙
- 计将安出
- 计日可待
- 计穷势迫
- 计日可期
- 计较锱铢
- 计日以待
- 计日以期
- 计无复之
- 计日以俟
- 计无所出
- 计日指期
- 计无所施
- 计日奏功
- 计无所之
- 计上心来
- 计无由出
- 计上心头
- 计行虑义
- 计深虑远
- 计行言听
- 计勋行赏
- 计无返顾
- 计研心算
- 计无付之
第二个字为"日"的成语
- 爱日惜力
- 白日飞升
- 白日见鬼
- 白日青天
- 白日上升
- 白日升天
- 白日绣衣
- 白日衣绣
- 白日作梦
- 白日做梦
- 倍日并行
- 蔽日干云
- 蔽日遮天
- 辨日炎凉
- 并日而食
- 不日不月
- 成日成夜
- 迟日旷久
- 戴日戴斗
- 冬日可爱
- 冬日夏云
- 度日如年
- 度日如岁
- 概日凌云
- 红日三竿
- 化日光天
- 换日偷天
- 挥日阳戈
- 积日累岁
- 积日累月
- 积日累久
- 吉日良辰
- 吉日良时
- 计日程功
- 计日而待
- 计日而俟
- 计日可待
- 计日可期
- 计日以待
- 计日以期
- 计日以俟
- 计日指期
- 计日奏功
- 旷日引月
- 旷日长久
- 旷日持久
- 旷日积晷
- 旷日经久
- 旷日经年
- 旷日累时
- 旷日离久
- 旷日弥久
- 旷日引久
- 来日大难
- 来日方长
- 历日旷久
- 连日带夜
- 连日继夜
- 连日连夜
- 没日没夜
- 弥日累夜
- 明日黄花
- 沐日浴月
- 七日来复
- 穷日之力
- 日日夜夜
- 如日方升
- 如日方中
- 如日中天
- 三日新妇
- 十日并出
- 十日之饮
- 时日曷丧
- 食日万钱
- 视日如年
- 誓日指天
- 舜日尧年
- 舜日尧天
- 同日而语
- 同日而道
- 同日而论
- 同日而言
- 玩日愒时
- 惟日不足
- 惟日为岁
- 五日京兆
- 夏日可畏
- 旭日初升
- 旭日东升
- 一日三月
- 一日万机
- 一日九迁
- 一日万几
- 一日万里
- 一日千里
- 一日千丈
- 一日之长
- 一日三复
- 一日三覆
- 一日之雅
- 一日三秋
- 一日三省
- 一日三岁
- 移日卜夜
- 以日继夜
- 以日为年
- 引日成岁
- 与日俱增
- 镇日镇夜
- 指日高升
- 指日可待
- 指日可下
- 指日誓心
- 指日成功
- 指日而待
- 昼日三接
- 昼日昼夜
- 逐日追风
- 转日回天
第三个字为"以"的成语
- 好整以暇
- 爱人以德
- 一言以蔽之
- 不随以止
- 残民以逞
- 长此以往
- 嗤之以鼻
- 持之以恒
- 大车以载
- 道路以目
- 动之以情
- 度己以绳
- 赍志以没
- 赍志以殁
- 计日以待
- 计日以期
- 计日以俟
- 降格以求
- 慨当以慷
- 率马以骥
- 昧死以闻
- 梦寐以求
- 摩厉以须
- 摩厉以需
- 摩砺以须
- 磨厉以须
- 磨砺以须
- 全力以赴
- 如原以偿
- 如愿以偿
- 扫榻以待
- 扫地以尽
- 绳之以法
- 什袭以藏
- 拭目以待
- 拭目以俟
- 授人以柄
- 望屋以食
- 析骸以爨
- 相濡以沫
- 虚己以听
- 虚位以待
- 虚左以待
- 严陈以待
- 严阵以待
- 易口以食
- 引首以望
- 迎刃以解
- 有生以来
- 喻之以理
- 凿坏以遁
- 枕戈以待
- 孜孜以求
- 自郐以下
- 自刽以下
第四个字为"俟"的成语
计日以俟相关推荐
成语"计日以俟"更多相关信息
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成语"计日以俟"逐字解释参考
jì①算帐;计算。《出师表》:“则汉室之隆,可~日而待也。”②账薄。《汉书·黄霸传》:“使领郡钱谷~,……以廉称。”【又】送账簿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~于季氏。”③打算;盘算;谋划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臣尝有罪,窃~欲亡走燕。”④计议;商量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唯大王与群臣孰~议之。”⑤计谋;计策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愿早定大~,莫用众人之议也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rì①太阳。《夸父逐日》:“夸父与~逐走。”②白昼;白天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此臣~夜切齿拊心也。”③一昼夜;一天。《垓下之战》:“尝一~千里,不忍杀之。”【又】每天;天天。《劝学》:“君子博学而~参省乎已。”【又】一天天地。《涉江》:“鸾鸟凤皇,~以远兮。”④日子;时间。《过故人庄》:“待到重阳~,还来就菊花。”⑤往日;从前。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:“~君乏使,使臣斯司马。”⑥他日;以后的某一天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~以偕来,吾与若俱观之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yǐ①用;使用。《涉江》:“忠不必用兮,贤不必~。”②做。《子路、曾晳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》:“如或知尔,则何~哉?”③认为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皆~美于徐公。”④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、方法,可视情况译为“拿”、“用”、“凭”、“把”等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愿~十五城请易璧。”⑤起提宾作用,可译为“把”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亦不~城予赵,赵亦终不予秦璧。”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,可译为“因为”、“由于”等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而吾~捕蛇独存。”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且~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,不可。”⑦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、地点,可译为“在”、“从”。《苏武传》:“武~始元六年春至京师。”⑧表示动作、行为的对象,用法同“与”,可译为“和”、“跟”;有时可译为“率领、带领”。《战国策·周策》:“天下有变,王割汉中~楚和。”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(公子)欲~客往赴秦军,与赵俱死。”⑨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,可译为“而”、“又”、“并且”等,也可省去。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夫夷~近,则游者众;险~远,则至者少。”⑩表示承接关系,“以”前的动作行为,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,可译为“而”,也可省去。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予与四人拥火~入。”⑾表示因果关系,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,可译为“因为”、“由于”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吾所以为此者,~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。”⑿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。《归去来辞》:“木欣欣~向荣,泉涓涓而始流。”⒀表目的关系,可译为“而”“来”“用来”等。《师说》:“作《师说》~贻之。”⒁表示时间、方位、数量的界限或范围,用法同现代汉语。《张衡传》:“自王侯~下,莫不逾侈。”⒂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,可译为“至于”。《柳毅传》:“然自约其心者,达君之冤,余无及也。~言慎勿相避者,偶然耳,岂有意哉!”⒃通“已”。已经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座买鱼烹食,得鱼腹中书,固~怪之矣。”⒄通“已”。停止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无~,则王乎?”⒅只是。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君家所寡有者,~义耳。”【以往】以后。【以为】⒈认为。⒉使……成为。⒊把……当作。⒋作为;用作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sì等待。《登楼赋》:“惟日月之逾迈兮,~河清其未极。”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~其欣悦,则又请焉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