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局促不安 > 局促不安的成语解释

局促不安

读音(发音): jú cù bù ān

详细解释(意思):局促:拘束。形容举止拘束,心中不安。

出处(典故)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二回:“昭公虽不治罪,心中怏怏,恩礼稍减于昔日。祭足亦觉跼蹐不安,每每称疾不朝。”

示例: 只见文老爷会在那里,脸上红一阵,白一阵,很觉得~。 ★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三回

局促不安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局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促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不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安"的成语

局促不安相关推荐

成语"局促不安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局促不安"逐字解释参考

jú①弯曲。《诗经·小雅·正月》:“谓天盖高,不敢不~。”②局限,拘束。潘尼《乘舆箴》:“意~而辞野。”③棋盘。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“遂以~杀湣公于蒙泽。”【又】棋局。《南史·萧惠基传》:“自食时至日暮,一~始竟。”④部分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各司其~。”⑤官署名。如“中药藏局”。⑥度量;器量。《晋书·任恺传》:“通敏有智~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cù①紧迫。《琵琶行》:“感我此言良久立,却坐~弦弦转急。”②催促。《记王忠肃公翱事》:“公屡~之,必如约。”③短;距离近。如“促膝谈心”。《后汉书·郦炎传》:“大道夷且长,窘路狭且~。”【促刺】忙迫;劳苦不安。【促席】坐席互相靠近。形容亲密。韩愈《送浮屠令纵西游序》:“~接膝,讥评文章。”【促狭】1.狭窄;窄小。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文帝纪》注引《献帝传》:“营中~,可于平敞之处设坛场,奉答休命。”2.刻薄;爱捉弄人。3.气量狭小《三国志·魏书·袁绍传》:“良性~,虽骁勇不可独任。”【促装】匆忙整理行装。谢灵运《初去郡》:“恭承古人意,~反柴荆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bú①不,表一般否定。②没有,表存在的否定。《毛遂自荐》:“今日出而从,日中~决,何也?”③不是,表否定判断。《卖柑者言》:“又何往而~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。”fǒu通“否”。①在句末表询问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,可予~?”②用在句中表否定。《鸿门宴》:“~者,若属皆为所虏。”《师说》:“或师焉,或~焉。”【不齿】齿,并列,并排。不与并列,不与同列。表示极度鄙视。【不佞】1.无口才;不会巧言善说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雍也仁而~。”2.无才,自谦之词。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寡人~,不足以称宗庙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ān①安定;安稳;安宁;安全.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风雨不动~山。”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审容膝之易~。”②安适;安逸.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“然后知生于忧患,而死于~乐也。”《琵琶行》:“予出官二年,恬然自~。”③养;奉养.《曹刿论战》:“衣食所~,弗敢专也,必以分人。”《论语十则》:“老者~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”④抚慰;安抚.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时时为~慰,久久莫相忘。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若备与彼协心,上下齐同,则宜抚之~,与结盟好。”⑤安心;习惯于.《柳敬亭传》:“敬亭亦无所不~。”⑥安置;安放.《失街亭》:“离山十里,有王平~营。”⑦怎么;哪里.《陈涉世家》:“燕雀~知鸿鹄之志哉?”⑧表处所.哪里;什么地方.《鸿门宴》:“沛公~在?”【安厝】1.安葬.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甘皇后传》:“园陵将成,~有期。”2.停灵待葬或浅埋以符改葬.《红楼梦》:“且说贾政等送殡到了寺内,~毕,亲友散去。”【安堵】安居;不受骚扰.《三圉志·魏书·钟会传》:“百姓士民,~旧业。”也作“案堵”“按堵”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