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知止不殆 > 知止不殆的成语解释

知止不殆

读音(发音): zhī zhǐ bù dài

详细解释(意思):殆:危险。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。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。

出处(典故): 《老子》第四十四章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

示例: 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仁,知足不辱,~。 ★明·赵弼《两教辨》

知止不殆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知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止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不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殆"的成语

知止不殆相关推荐

成语"知止不殆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知止不殆"逐字解释参考

zhī①知道;了解。《察今》:“故察己则可以~人。”②认识;识别。《马说》:“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~马也。”③知觉;感觉。《庖丁解牛》:“官~止而神欲行。”④感到;觉得。《惠崇》:“春江水暖鸭先~。”⑤交好;相亲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公孙明~叔孙于齐。”⑥交情。《报任安书》:“绝宾客之~。”⑦朋友。鲍照《鲍参军集·咏双燕》:“悲歌辞旧爱,衔泪觅新~。”⑧主持。《国语·赵语》:“吾与之共~赵国之政。”zhì通“智”。智慧;聪明。《劝学》:“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,则~明而行无过矣。”【知遇】得到赏识和重用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zhǐ①脚。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当斩左~者,笞五百。”这个意义后来写作“趾”。②停止。《察今》:“舟~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”【又】使……停止。《鸿门宴》:“交戟之卫士欲~(之)不内。”③住下。《游黄山记》:“复从峡度栈以上,~文殊院。”④留住。《荷蓧丈人》:“~子路宿,杀鸡为黍而食之。”⑤阻止。《愚公移山》:“河曲智叟笑而~之。”⑥中止。《〈论语〉十则》:“臂如为山,未成一篑,~吾止也。”⑦通“只”。只是;仅仅。《黔之驴》:“技~此耳。”《活板》:“若~印三二本,未为简易。”⑧用于句未,表示感叹。《诗经·南山》:“既曰归~,曷又怀~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bú①不,表一般否定。②没有,表存在的否定。《毛遂自荐》:“今日出而从,日中~决,何也?”③不是,表否定判断。《卖柑者言》:“又何往而~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。”fǒu通“否”。①在句末表询问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,可予~?”②用在句中表否定。《鸿门宴》:“~者,若属皆为所虏。”《师说》:“或师焉,或~焉。”【不齿】齿,并列,并排。不与并列,不与同列。表示极度鄙视。【不佞】1.无口才;不会巧言善说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雍也仁而~。”2.无才,自谦之词。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寡人~,不足以称宗庙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dài①危险。《谋攻》: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~。”《论语》:“思而不学则~。”②近于;几乎。《六国论》:“且燕赵处秦革灭~尽之际。”《雁荡山》:“凡永嘉山水,游历~遍。”③大概;恐怕。《石钟山记》:“郦元之所见闻,~与余同。”④通“怠”,懈怠;懒惰。《商君书·农战》:“农者~则土地荒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