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托于空言 > 托于空言的成语解释

托于空言

读音(发音): tuō yú kōng yán

详细解释(意思):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。同“托之空言”。

出处(典故):

示例:

托于空言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托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于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空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言"的成语

托于空言相关推荐

成语"托于空言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托于空言"逐字解释参考

tuō①寄托;依靠。《滕王阁序》:“今兹捧袂,喜~龙门。”②托付;委托。《出师表》:“愿陛下~臣以讨贼兴复之效。”③假托;假借。《梅花岭记》:“已而英、霍山师大起,皆~忠烈之名。”【托庇】托人福庇,旧时的客套话。【托大】大意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yú①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、处所,可译为“在”、“到”、“从”等。《子鱼论战》:“宋公子及楚人战~泓。”《出师表》:“受任~败军之际。”②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,可译为“由于”、“因为”。《进学解》:“业精~勤,荒~嬉。”③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,可译为“对”、“向”等。《师说》:“~其身也,则耻师焉。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余将告~莅事者。”④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,可译为“被”。有时动词前还有“见”、“受”等字和它相应。《伶官传序》:“而智勇多困~所溺。”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臣诚恐见欺~王而负赵。”⑤介绍比较的对象,可译为“比”。《劝学》:“冰,水为之,而寒~水。”⑥用在动词前,无义。《诗经·葛覃》:“黄鸟~飞。”【注】“于”和“於”二字是同义词。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《周易》多用“于”,其他书多作“於”;有些书(如《左传》)“于”“於”并用,“于”常用于地名前,其余写作“於”。但是,古书中用作人名和语气词的“於”不能写作“于”,参看“於(wū)”。用作人名和词缀的“于”不能写作“於”。此外,其他场合两者可互换,汉字简化后都写作“于”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kōng①没有东西;空的。《石钟山记》:“~中而多窍。”【又】使……没有东西;使……空。《中山狼传》:“乃出图书,~囊橐。”②天空;空中。《岳阳楼记》:“阴风怒号,浊浪排~。”③空洞;不实在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贪,负其强,以~言求璧。”④徒然;白白地。《滕王阁序》:“孟尝高洁,~余报国之情。”kòng①贫穷;穷困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回也其庶乎,屡~。”【又】使……穷困。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“饿其体肤,~乏其身。”②空隙;间隙。《红楼梦》:“我们村庄上种地种菜,那里有个坐着的~儿?”③空子;可乘之机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鲂传》:“看伺~隙,欲复为乱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yán①说;谈论。《桃花源记》:“此人一一为具~所闻。”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吾能弭谤矣,乃不敢~。”②言语;言论。《鸿门宴》:“至军中,具以沛公~报项王。”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王不听,于国人莫敢出~,三年,乃流王于彘。”③一字为一言。《琵琶行》:“因为长句,歌以赠之,凡六百一十六~。”④一句为言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今吾且死,而侯生曾无一~半辞送我,我岂有所失哉?”⑤著作;书籍。《过秦论》:“焚百家之~,以愚黔首。”⑥无实在意义。《归去来辞》:“世与我相违,复驾~兮焉求?”⑦词缀,多用于动词之前。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既盟之后,~归于好。”【言瑞】守信之言。【言重】出言慎重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