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逆耳良言 > 逆耳良言的成语解释

逆耳良言

读音(发音): nì ěr liáng yán

详细解释(意思):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,但却是有益的好话。逆:抵触,不顺从。

出处(典故): 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忠言逆耳利于行。”

示例: 你不妨耐心地听一听~,也许这对于你是有好处的。

逆耳良言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逆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耳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良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言"的成语

逆耳良言相关推荐

成语"逆耳良言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逆耳良言"逐字解释参考

nì①迎;迎接。《国语·晋语》:“吕甥~君于泰。”【又】迎敌;迎战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将兵与操并力~操。”②预先;预料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恐不任我意,~以煎我怀。”③不服从;违背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且以一璧之故~强秦之欢。”④叛逆;骚乱者。《后序》:“数吕师孟叔侄为~。”【逆计】⒈谋反。⒉预测。【逆鳞】古谓龙的喉下有逆鳞,如被触摸,则必杀人。后因谓臣下直谏触犯君主为“逆鳞”。【逆旅】客舍;旅舍。【逆诈】事先即猜疑别人存心欺诈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ěr①耳朵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闻寡人之~者,受下赏。”《陋室铭》:“无丝竹之乱~。”《石钟山记》:“事不目见~闻,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”②形状像耳朵的东西。如“木耳”、“银耳”③听说;耳闻。《汉书·外戚传》:“又~曩者所梦日符。”④兼词,相当于“而已”,译作“罢了”。《庄暴见孟子》:“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,直好世俗之乐~。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荆州之民附操者,逼兵势~,非心服也。”⑤表示肯定。《察今》:“古今一也,人与我同~。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田横,齐之壮士~。”⑥位置在两旁的。“耳门”、“耳房”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liáng①好;良好;优良。《桃花源记》:“有~田美池桑竹之属。”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怀~辰以孤往,或植杖而耘耔。”②善良。《出师表》:“此皆~实,志虑忠纯。”③很;甚。《琵琶行》:“感我此言~久立。”④的确;确实。《三峡》:“清荣峻茂,~多趣味。”【良弼】指贤良的辅臣。【良家】⒈关于经营的人家。⒉清白的人家。【良人】⒈善良的人。⒉平民。⒊夫或妻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yán①说;谈论。《桃花源记》:“此人一一为具~所闻。”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吾能弭谤矣,乃不敢~。”②言语;言论。《鸿门宴》:“至军中,具以沛公~报项王。”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王不听,于国人莫敢出~,三年,乃流王于彘。”③一字为一言。《琵琶行》:“因为长句,歌以赠之,凡六百一十六~。”④一句为言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今吾且死,而侯生曾无一~半辞送我,我岂有所失哉?”⑤著作;书籍。《过秦论》:“焚百家之~,以愚黔首。”⑥无实在意义。《归去来辞》:“世与我相违,复驾~兮焉求?”⑦词缀,多用于动词之前。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既盟之后,~归于好。”【言瑞】守信之言。【言重】出言慎重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