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米粒之珠 > 米粒之珠的成语解释

米粒之珠

读音(发音): mǐ lì zhī zhū

详细解释(意思):比喻细微弱小的东西。

出处(典故):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3回:“料尔等米粒之珠,吐光不大;蝇翅飞舞,去而不远。”

示例:

米粒之珠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米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粒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之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珠"的成语

米粒之珠相关推荐

成语"米粒之珠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米粒之珠"逐字解释参考

2mǐ公制长度的主单位,一米分为一百厘米,合三市尺。旧称公尺或米突。参看〖国际公制〗。【米波】见〖超短波〗。【米饭】用大米或小米做成的饭。特指用大米做成的饭。【米粉】(1)大米磨成的粉:~肉。(2)大米加水磨成浆,过滤后弄成团,然后制成的细条,可煮食。【米粉肉】把肉切成片,加米粉、作料,蒸熟,叫米粉肉。也叫粉蒸肉。【米泔水】淘过米的水。【米黄】米色。【米酒】用糯米、黄米等酿成的酒。【米糠】紧贴在稻子、谷子的米粒外面的皮,脱下后叫米糠。【米粒】(~儿)米的颗粒。【米粮川】出产粮食多的大片良田:荒滩变成~。【米面】(1)大米和面。(2)(~儿)米粉①。(3)<方>用米粉做的细条状食品。【米色】白而微黄的颜色。【米汤】<轻>(1)煮米饭时取出的汤。(2)用少量的大米或小米等熬成的稀饭。【米突】平方米的旧称。[法mètre]【米象】昆虫,成虫身体红褐色,头部前伸似象鼻,鞘翅上有四个赤褐色圆形斑点。成虫和幼虫吃稻、麦等粮食,是仓库中的害虫。【米制】见〖国际公制〗。来源: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商务印书馆)

lì①米粒;谷粒。杜甫《张望补稻畦水归》:“玉~足晨炊。”【又】泛指小颗粒。刘禹锡《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》:“翠~晴悬露。”②计量颗状物体。李绅《悯农》:“谁知盘中餐,~~皆辛苦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zhī①到……去。《为学》:“吾欲~南海。”②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这个”、“这”、“这种”等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均~二策,宁许以负秦曲。”③第三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他”、“它”、“它们”、“他们”等。《论积贮疏》:“生~有时而用~无度。”《郑伯克段于鄢》:“爱共叔段,欲立~。”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君将哀而生~乎?”⑤第二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你”、“您”。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窃闵公之将死,故吊~。”⑥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表示修饰、领属的关系,相当于“的”。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防民~口,甚于防川。”⑦用在主谓之间,取消句子独立性,一般不必译出。《师说》:“师道~不传也久矣。”⑧定语后置的标志。《劝学》:“蚓无爪牙~利。”⑨补语的标志。用在中心词(动词、形容词)和补语之间,可译作“得”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未若复吾赋不幸~甚也。”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。《师说》:“句读~不知。”⑾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,补足音节,没有实义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顷~,烟炎张天。”⑿用在“前”、“后”、“内”、“外”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,表示对方位、时间、范围等的限制。《教战守策》:“数十年~后,甲兵顿弊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zhū①珍珠。《琵琶行》:“大~小~落玉盘。”②把珍珠看作……《阿房宫赋》:“鼎铛玉石,金块~砾。”③珠状的小颗粒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却与小姑别,泪落连~子。”④珍贵;华丽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:“散入~帘湿罗幕。”⑤优美的文辞。《文心雕龙·时序》:“茂先摇笔而散~。”【珠斗】北斗星。【珠晖】月光。【珠玉】⒈珠宝玉石。⒉谈吐文雅或文辞美好。⒊容貌姣美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