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咫尺之功 > 咫尺之功的成语解释

咫尺之功

读音(发音): zhǐ chǐ zhī gōng

详细解释(意思):咫尺:比喻微小。微小的功劳。

出处(典故): 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:“虽有高世之明,无咫尺之功者,不赏。”

示例:

咫尺之功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咫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尺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之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功"的成语

咫尺之功相关推荐

成语"咫尺之功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咫尺之功"逐字解释参考

zhǐ古代的长度单位,周制八寸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其长尺有~。”【咫尺】⒈很短或很近。⒉微小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chǐ①长度单位,十寸为一尺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邹忌修八~有余。”②量长度的工具,尺子。③表示短、少。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群臣侍殿上者,不得持~兵。”【尺晷】晷,日影。日影移动一尺。比喻较短的时间。《宋史·朱台符传》:“时太宗廷试贡士,多擢敏速者,台符与同辈课试,以~成一赋。”【尺书】1.信札;书信。古诗《弧儿行》:“愿欲寄~,将与地下父母。”2.简册;书籍。王充《论衡·书解》:“秦虽无道,不燔诸子,诸子~,文篇具在。”【尺素】1.古人写文章或书信常用的长一尺左右的绢帛。后泛指文章、书籍。古诗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呼儿烹鲤鱼,中有~书。”2.用作书信的代称。秦观《踏莎行》:“驿寄梅花,鱼传~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zhī①到……去。《为学》:“吾欲~南海。”②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这个”、“这”、“这种”等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均~二策,宁许以负秦曲。”③第三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他”、“它”、“它们”、“他们”等。《论积贮疏》:“生~有时而用~无度。”《郑伯克段于鄢》:“爱共叔段,欲立~。”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君将哀而生~乎?”⑤第二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你”、“您”。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窃闵公之将死,故吊~。”⑥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表示修饰、领属的关系,相当于“的”。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防民~口,甚于防川。”⑦用在主谓之间,取消句子独立性,一般不必译出。《师说》:“师道~不传也久矣。”⑧定语后置的标志。《劝学》:“蚓无爪牙~利。”⑨补语的标志。用在中心词(动词、形容词)和补语之间,可译作“得”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未若复吾赋不幸~甚也。”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。《师说》:“句读~不知。”⑾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,补足音节,没有实义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顷~,烟炎张天。”⑿用在“前”、“后”、“内”、“外”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,表示对方位、时间、范围等的限制。《教战守策》:“数十年~后,甲兵顿弊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gōng①事情;工作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“上入执宫~。”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三日劝农~。”②功效;成绩。《劝学》:“驽马十驾,~在不舍。”《乐羊子妻》:“今若断斯织也,则捐失成~。”③功业;事业。《孟子·公孙丑》:“管仲晏子之~,可复许乎?”《晋书·谢尚等传论》:“降龄何促,~败垂成。”④功劳;功勋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以相如~大,拜为上卿。”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位尊而无~,奉厚而无劳。”《鸿门宴》:“欲诛有~之人,此亡秦之续耳。”⑤功用;用处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譬若以肉投馁虎,何~之有哉?”⑥功德;恩德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今恩足以及禽兽,而~不至于百姓者,独何与?”《狱中杂记》:“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~,而不求其情。”⑦精善。《管子·七法》:“器械不~。”⑧丧服名。分大功‘小功,大功服丧九月,小功服丧五月。《陈情表》:“外无期~强近之亲,内载应门五尺之童。”【功德】⒈功劳与恩德。⒉佛教用语,指佛教徒念佛育经,为死者做佛事、行善等。【功课】考核官吏的成绩。【功令】古代国家考核和选用学官的法令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