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胶鬲之困 > 胶鬲之困的成语解释

胶鬲之困

读音(发音): jiāo gé zhī kùn

详细解释(意思):胶鬲,商周时人,纣时因遭世乱,曾隐遁为商。后以之指士人不在位而处于困难之境。

出处(典故): 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胶鬲举于鱼盐之中。”

示例: 元和丙申岁秋八月,余以~,寓居精舍。 ★唐·元杰《浈阳果寺开东岭洞谷铭序》

胶鬲之困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胶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鬲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之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困"的成语

胶鬲之困相关推荐

成语"胶鬲之困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胶鬲之困"逐字解释参考

jiāo(1)某些具有黏性的物质,用动物的皮、角等熬成或由植物分泌出来,也有人工合成的。通常用来黏合器物,如鳔胶、桃胶、万能胶;有的供食用或入药,如果胶、阿胶。(2)用胶粘:~柱鼓瑟|镜框坏了,把它~上◇不可~于成规。(3)象胶一样黏的:~泥。(4)指橡胶:~皮|~鞋|~布。【胶版】胶印的印刷底版。【胶布】(1)涂上粘性橡胶的布,多用于包扎电线接头。(2)<口>橡皮膏。【胶带】用塑料制成的磁带。【胶合】用胶把东西粘在一起。【胶合板】用多层木质单板粘合、压制而成的板材。层数多为单数,各层的木纹纵横交错。这种板材强度大,节约木材,广泛用于建筑工程和制造家具等。【胶剂】中成药剂型之一。将可供药用的动物的皮、骨、甲、角用水熬取胶质,浓缩后制成块状,供内服用。如阿胶、虎骨胶、龟板胶、鹿角胶等。【胶结】糨糊、胶等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。【胶卷】(~儿)成卷的照相胶片。【胶木】在橡胶中加入多量的硫磺,加热制成的硬质材料,多用做电器的绝缘材料。【胶泥】含有水分的黏土,黏性很大。【胶黏剂】见〖黏合剂〗。【胶皮】(1)硫化橡胶的通称。(2)<方>人力车。【胶片】涂有感光药膜的塑料片,用于摄影。也叫软片。【胶乳】(1)割开橡胶树的树皮后流出的白色乳状液体,是制造橡胶的原料。(2)树脂粉末悬浮在水中而成的乳状液,用来制造合成橡胶或某些不易加工的产品,如胶线、薄膜等。【胶水】(~儿)粘东西用的液体的胶。【胶体化学】物理化学的一个分科,研究胶体溶液的特殊性能。【胶体溶液】见〖溶胶〗。【胶鞋】用橡胶制成的鞋,有时也指橡胶底布面的鞋。【胶靴】用橡胶制的靴子。【胶印】用胶版印刷。印版不直接和纸张接触,先把油墨从印版移印到有弹性的胶布面,再从胶布面转印到纸上。【胶着】比喻相持不下,不能解决:~状态。来源: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商务印书馆)

lì鼎一类的烹饪器,三足中空。柳宗元《非国瓖·三川震》:“夫釜~而爨者。”gé①通“隔”,隔离。《汉书·薛宣传》:“阴阳否~。”②通“膈”,膈膜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华佗传》:“每发,心乱目眩,佗针~,随手而差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zhī①到……去。《为学》:“吾欲~南海。”②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这个”、“这”、“这种”等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均~二策,宁许以负秦曲。”③第三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他”、“它”、“它们”、“他们”等。《论积贮疏》:“生~有时而用~无度。”《郑伯克段于鄢》:“爱共叔段,欲立~。”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君将哀而生~乎?”⑤第二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你”、“您”。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窃闵公之将死,故吊~。”⑥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表示修饰、领属的关系,相当于“的”。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防民~口,甚于防川。”⑦用在主谓之间,取消句子独立性,一般不必译出。《师说》:“师道~不传也久矣。”⑧定语后置的标志。《劝学》:“蚓无爪牙~利。”⑨补语的标志。用在中心词(动词、形容词)和补语之间,可译作“得”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未若复吾赋不幸~甚也。”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。《师说》:“句读~不知。”⑾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,补足音节,没有实义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顷~,烟炎张天。”⑿用在“前”、“后”、“内”、“外”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,表示对方位、时间、范围等的限制。《教战守策》:“数十年~后,甲兵顿弊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kùn①困窘;窘迫。《过秦论》:“而天下诸侯已~矣。”②使窘迫;使困窘。《冯婉贞》:“敌人远我,欲以火器~我也。”③困扰;围困。《赤壁赋》:“此非孟德之~于周郎者乎?”【又】被围困。《垓下之战》:“然今卒~于此。”④贫困;贫穷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终不以监门~故而受公子财。”【又】贫困的人。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振~穷,补不足。”⑤贫乏;短决。《烛之武退秦师》:“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~。”⑥困倦;疲乏。《卖炭翁》:“牛~人饥日已高,市南门外泥中歇。”【困斗】困兽犹斗,比喻最后挣扎。【困顿】疲惫;艰难。【困蒙】⒈处于困境的蒙昧之人。⒉犹窘迫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