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您目前所在位置:肥壤网 > 成语大全 > 罔极之恩 > 罔极之恩的成语解释

罔极之恩

读音(发音): wǎng jí zhī ēn

详细解释(意思):罔:无,没有;极:尽头。旧时用以颂扬父母养育子女的无穷无尽的恩德。

出处(典故): 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。拊我畜我,长我育我,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!”唐·陈子昂《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》:“缅维罔极之恩,思崇永锡之道”

示例: 是故孝子之服勤其亲也,~,至于当大事,夫亦何所吝。 ★清·全祖望《记李烈妇素》

罔极之恩成语接龙

第一个字为"罔"的成语

第二个字为"极"的成语

第三个字为"之"的成语

第四个字为"恩"的成语

罔极之恩相关推荐

成语"罔极之恩"更多相关信息

   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

成语"罔极之恩"逐字解释参考

wǎng①渔猎用的网。《盐铁论·刑德》:“~疏则兽失。”②法网;王网。《汉书\汲黯传》:“陷人于~,自以为功。”③欺骗;陷害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然后从而刑之,是~民也。”④通“惘”。迷惑而无所得。《论语》:“学而不思则~。”⑤无;没有。《核舟记》:“~不因势象形。”⑥不;不要。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~失法度,~游于逸。”【罔极】⒈无极;无穷尽;无边际。⒉无准则;无一定。【罔民】陷害百姓。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jí①房顶正中的大梁。《后汉书·蔡茂传》:“茂初在广汉,梦坐大殿,~上有三穗禾。”②屋顶;屋脊。《狱中杂记》:“牗其前以通明,屋~有窗以达气。”③辘轳的横梁。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泰山之霤穿石,单~之绠断干。”④尽头;顶点。《庄暴见孟子》:“吾王之好鼓乐,夫何使我至于此~也。”⑤最高的境地。陆游《何君墓表》:“大抵诗欲工而工非诗之~也。”⑥边;边境。《女娲补天》:“往古之时,四~废,九州裂,天不兼覆,地不周载。”⑦到达尽头,到达顶点。《阿房宫赋》:“尽态~妍。”⑧穷尽;完全占有或享受。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~夫游之乐也。”⑨疲劳;困倦。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匈喘胅汗,人~马倦。”⑩最;非常;极其。《桃花源记》:“初~狭,才通人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zhī①到……去。《为学》:“吾欲~南海。”②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这个”、“这”、“这种”等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均~二策,宁许以负秦曲。”③第三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他”、“它”、“它们”、“他们”等。《论积贮疏》:“生~有时而用~无度。”《郑伯克段于鄢》:“爱共叔段,欲立~。”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君将哀而生~乎?”⑤第二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你”、“您”。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窃闵公之将死,故吊~。”⑥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表示修饰、领属的关系,相当于“的”。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防民~口,甚于防川。”⑦用在主谓之间,取消句子独立性,一般不必译出。《师说》:“师道~不传也久矣。”⑧定语后置的标志。《劝学》:“蚓无爪牙~利。”⑨补语的标志。用在中心词(动词、形容词)和补语之间,可译作“得”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未若复吾赋不幸~甚也。”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。《师说》:“句读~不知。”⑾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,补足音节,没有实义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顷~,烟炎张天。”⑿用在“前”、“后”、“内”、“外”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,表示对方位、时间、范围等的限制。《教战守策》:“数十年~后,甲兵顿弊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ēn①恩惠;恩德。《陈情表》:“寻蒙国~,除臣洗马。”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~所加则思无因喜以廖赏。”《出师表》:“臣不胜受~感激。”【又】施加恩德;好好相待。《童区寄传》:“彼不我~也;郎诚见完与~,无所不可。”②恩宠;宠爱。《乐工罗程》:“得幸于武宗,恃~自恣。”③恩情;情谊。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吾已失~义,会不相从许。”④情谊深厚。柳宗元《种树郭橐驼传》:“则又爱之太~,忧之太勤。”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
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